新华网西宁11月20日电(记者吕雪莉)青海省湟源县在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中,以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村党支部书记队伍为重点,通过创新和完善培训、激励保障、帮扶、考核工作机制,切实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
他们的具体做法是:创新培训机制,不断提高村党支部书记的整体素质。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采取轮训、集中培训、外出考察、跟班学习、基地培养、远程教育等形式,拓宽培训渠道,丰富培训内容,着力提高农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对全县146名村党支部书记进行任职后培训和学习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培训;组织15名村支部书记赴北京青年政治学院考察学习;近期,各乡镇依托兄弟区县新农村建设典型村培训实践基地,分别举办了5批68人次村支部书记考察学习班;充分利用全县已建成的48个远程教育站点,开展了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的经常性远程教育学习。
创新激励保障机制,着力为村支部书记干事创业提供动力。一是制订湟源县农村党组织“创先争优”制度,认真开展“三争”活动和评选“十佳党建样板村”“十佳双带型干部”“十佳农村党员标兵”活动,使创先争优活动成为农村党组织开展工作的重要抓手和党员发挥作用的鲜明标杆。同时,制订了村干部生活保障各项制度,使村党支部书记生活有来源、干事有热情、养老有保障。在工作待遇上,采取村级党组织星级化管理,村干部报酬与村级各项工作实绩挂钩;研究制订村干部养老保险试行办法,确保村支部书记干有所得,老有所养;对卸任村干部登记造册,落实帮扶单位和领导及帮扶任务目标,建立困难党员帮扶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县委组织部还建立30万元的党员关爱帮扶基金。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