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原本希望阜阳“白笔记本电脑书记案”能成为一个司法领域的亮点。很遗憾,从目前来看,并不足以让人乐观。相反,人们认识到,某些地方盘踞已久的法治灰点和另类“地方保护”的坚固堡垒,亟待得到坚决摧毁。
这桩因案情恶劣而反复引起舆论高度关注的阜阳市颍泉区“白笔记本电脑书记案”,就在几乎要拖到公众失去耐心的时候,终于进入了“公开审理程序”。然而,让人们意外、愤怒且无语的是,一审的判决并无多少“公开”可言——一审法院甚至悍然拒绝和阻挠了媒体和公众旁听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说“终于”,是因为这起轰动全国、以骇人听闻的强权置举报人于死地的典型案件,从曝光、司法介入到现在,可谓一波三折,不仅《中国青年报》的曝光被当地有关部门污蔑为“妖魔化阜阳”,检方的侦查起诉也多次反复——在检方侦查期间,曾延长审查起诉期三次,被退回补充侦查三次。 tujian.org
说“悍然”,是因为这个一审法院竟然连新华社等中央媒体都没放在眼里,不单单当着各路记者的笔记本电脑将被害人家属“架出”法庭、以所谓“土规定”剥夺律师使用自己笔记本电脑的权利,更多次将试图“混入”法庭的记者们轰出法庭。只要想想这种公然不合作态度可能付出的代价,就不难看出,一些人在这一案件上的“勇气”和“决心”之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