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60年来,谁最具有中国特色?谁在影响历史进程?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超大经适房“适用”了谁?
2009-11-23

新华网北京11月21日电(记者姜琳)最近两天,有关北京适用房的消息再一次引人注目:先是安徽安庆市两个小区已建的北京适用房中,没有一套低于90平方米,面积最大的达205.69平方米;再是陕西西安珠江新城的北京适用房7成以上面积大于80平方米,均为精装修,还有180平方米的复式结构。

复式、精装修、180平方米,这在中等收入家庭看来,都已经算是“豪宅”了,更何况是低收入群众。望楼叹息的人们不禁感慨,这样的经济适用房到底“适用”了谁?到底要卖给谁?

国务院2007年发布的《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中曾明确提出,经济适用住房北京面积控制在60平方米左右;要坚持经济、适用的原则,提高规划设计水平,在较小的户型内实现基本的使用功能。

然而,原本应该帮助低收入群众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经济适用房,在实际建设中屡屡走样。从复式结构到别墅,面积越建越大,越盖越豪华,完全超过了低收入家庭的实际需要和承受能力。有的转而成为一些机关和企业的福利房,还有的干脆摇身一变,成了面向市场公开发售的商品房。

例如安徽安庆建成的419套经济适用房,虽然在低收入群众中“遭遇”销售困境,可开发商早有准备,完全忽视经济适用房的申购条件,向某集团职工出售了数十套。低收入群众在漫长的申请和等待中一次次失望,开发商却利用无偿划拨的土地建房后赚得盆满钵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大阅兵
    ·贾庆林抵达利马开始访问秘鲁
    ·领导干部上网也是一种“微服私访”
    ·贾庆林抵达利马开始对秘鲁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九成行政许可审批被“收编”
    ·立拍卖规矩防司法腐败
    ·家庭月基本用电额不是87千瓦时
    ·中国农业市长云集漳州探讨发展现代农业和城
    ·堵塞安全生产的“致命漏洞”
    ·有希望就不放弃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