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新馆门外广场举行京西太平鼓演出。当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新馆开幕。此次展览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为主,从全国精心选取了180多项在“非遗”生产性保护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类项目参展。新华社发(李方宇 摄)
2月5日,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新馆门外广场举行舞狮演出。新华社发(李方宇 摄)
2月5日,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新馆门外广场举行具有浓郁节庆气息的“非遗”项目精彩演出。新华社发(李方宇 摄)
2月5日,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上,工作人员在展示维吾尔族乐器。新华社发(王振 摄)
2月5日,民间艺人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上演示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新华社发(赵冰 摄)
2月5日,民间艺人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上演示苗族蜡染技艺。新华社发(赵冰 摄)
2月5日,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上,河北蔚县剪纸艺人周淑英(中)在为剪好的纸样上色。新华社发(刘长龙 摄)
2月5日,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上,民间艺人在展示浙江蚕桑丝织技艺。新华社发(刘长龙 摄)
2月5日,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上,吉林延边朝鲜族民间艺人在演奏长鼓。新华社发(刘长龙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