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层组织工作服务科学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
2009-07-09
|
|
红安县委常委 组织部长 詹才红
当前,举国上下掀起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热潮,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作为党委的主要工作部门,组织部门要始终围绕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总体要求,不断提高组织工作服务科学发展的水平。为此,我们对基层组织工作如何服务科学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
红安组织工作服务科学发展的主要做法
“五个基本”建设着力于加强基层党建,为服务科学发展找到新抓手。首创于红安的“五个基本”建设,对于夯实基层组织基础,强化管党功能,发挥党员作用,促进农村基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受到了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普遍欢迎,得到了中组部领导和省委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在全国推广。通过抓基层、打基础,全县500多个基层党组织达到了“基本队伍稳定可靠、基本阵地标准规范、基本活动务实有效、基本制度可行管用、基本保障必要可靠”的要求。
“三联两带”活动统筹城乡党建资源,为建立以城带乡发展模式找到新载体。近年来,红安深入开展以“部门联村组、领导联产业、党员联农户,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为主要内容的“三联两带”活动,统筹城乡党建资源,建立以城带乡发展模式,全县96个县直机关单位与63个贫困村结成帮扶对子,帮助选准发展项目153个,帮扶资金300多万元,新建通村公路200公里,新开辟林果特基地10万多亩,为贫困村脱贫致富夯实了经济基础,得到干部和群众的一致肯定和拥护。
“181”服务热线秉承以人为本理念,为服务基层党员群众找到新平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红安首创的“181”服务热线以“保障党员权利,加强干部监督、服务党员群众,反馈党建信息”为主要内容,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基层实际,主动接触矛盾,为基层广大干部群众提供较为及时、方便、快捷的服务。今年以来,“181”服务热线共接受党员群众咨询280多次,落实保障党员权利事项140多件,受到了基层党员群众的欢迎,被誉为反映社情民意的“意见箱”、干部政策的“咨询处”、倾诉委屈的“出气筒”、平息情绪的“稳压器”、服务群众的“连心桥”。
“四评议一考核”着眼于考准核实,为建立科学的干部考核体系进行了新探索。针对当前干部实绩难认定、标准难统一等焦点问题,我县探索的“四评议一考核”(分管领导评、单位内部评、部门相互评、社会公众评,组织考核)科学确定干部绩效考核内容、考核评价主体和程序方法,并严格运用考核结果。去年,我们对县直89个科局级领导班子392名科局级干部进行评议考核,根据评议考核的结果,民主产生了“十佳班子”、“十佳班长”、“十佳助手”,三“十佳”正面典型的树立,激发了干部的热情,树立了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正确导向。
当前组织工作面临的问题
基层党组织力量比较薄弱,缺乏促进科学发展的凝聚力、发展力。由于学历较高、素质较好的农村青年大部分外出务工,优质人才资源流失,村级后备干部明显不足,加之村干部待遇偏低,激励保障不完善,吸引力不足,很多农村能人不愿意回乡创业和竞选村干部,农村基层组织无法配强。现有村干部普遍素质不高,大多安于现状,满足于工作上的被动应付,不善于思发展、谋发展、抓发展,思想方式方法落后,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能用,“支书支不住,主任不主事,会计记不清”等情况不同程度的存在。
农村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偏低,“双带”能力不强。经过多年的发展,农村党员队伍充实了不少新鲜血液,年轻党员不断增多。农村党员队伍从整体上看仍然是文化偏低、素质偏低、年龄偏大。红安现有农村党员20680名,其中35岁以下3206人,仅占15.5%;小学、文盲文化程度的占30%,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25%。农村无职党员大部分年龄老化、思想淡化、作用弱化,体现不了先进性,相当一部分党员缺乏“带头致富”的能力,更谈不上“带领群众致富”。
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比较乏力。受市场经济冲击和历史原因影响,农村无职党员大部分年龄老化、思想淡化、作用弱化,加上经费不足,出现“活动难开展、管理难到位、作用难发挥”的问题;“打工经济”的兴起直接导致党员流动频率加速,大量流动党员游离于党组织之外,教育缺位,管理脱节,不好管、很难管、无法管的问题比较严重。据统计,全县每年外出流动党员1100人左右,与单位党组织保持联系且流入地址、联系方式清楚的仅占70%左右,还有10%左右的流动党员,主要是一些破产企业下岗职工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几年甚至十几年没有音讯,几乎不参加活动。
组织部门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亟待提高。一是组织部门的干部流动较快,新人较多,组工干部队伍来源比较单一,具有经济、法律、科技、信息等专业知识的人不多,部分干部并不熟悉和精通自己的业务工作,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组织工作服务科学发展的质量。二是工作调研不够,实践经验不足。组工干部长期在机关做指导性工作,相对缺乏实践经验和实践锻炼。组工干部想多学些理论业务知识,但由于经常处于紧张忙碌、被动应付的高压状态,系统学习无法保障,工学矛盾相当突出;组织的基层调研也不够深入,掌握的情况还只是浮于表面,不能全面、准确地掌握干部的思想动态,对基层干部群众的疾苦和困难主动了解、热情帮助解决做得还不够。
对策与建议
以选好配强农村基层领导班子为重点,建立健全民主开放、广纳群贤的农村基层选人用人机制,培养选拔一大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要坚持拓宽视野选人才,围绕发展配班子,通过建立完善村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激励保障、干部下派等机制,着力提升村干部整体素质。一是全面推行“两推一选”,大力实施“回归工程”。在村党组织换届中全面推行“两推一选”,拓宽视野选能人,围绕发展配班子,真正选拔善于领导科学发展、带领群众致富的干部。二是推行村干部轮训和“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大力实施“村干部素质工程”。依托各级党校和培训机构,每年组织对村干部进行一次系统轮训。三进一步做好选派机关干部驻村、挂职工作。要加大选派机关干部到农村帮助指导工作的力度,切实通过人力资源的倾斜带动其他资源向农村倾斜。四是全面推行在职村干部养老保险和离任村干部生活补贴制度,要启动实施在职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全面落实离任村干部生活补助制度,建立农村基层干部报酬待遇正常增长机制和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
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和农民增收致富为重点,组织实施“强村富民、强基固本”工程,全面夯实党在农村执政的经济基础和组织基础。一是建立和完善部门驻村帮扶机制。重点实施“1321”示范工程,即1名市(县)领导带3个部门,用2年时间集中帮扶1个贫困村。具体落实三项帮扶职责,协助建好村“两委”班子,指导确立发展思路,帮扶发展集体经济。二是以“五个基本”建设为抓手,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增强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使通过2-3年的努力,使每个村都达到“五个基本”建设的要求。要着力创新和调整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推行“支部+协会”模式,探索在协会、农村各类经济合作社以及农业庄园建立党组织,努力构建以村党组织为主体、产业党支部为骨干、专业党小组为基础的新型组织体系。
以加强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和实用人才“三支队伍”建设为重点,大力开展“双培双带”活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保障。大力开展“双培双带”(把农村致富能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人培养成村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活动,坚持把农村干部队伍、人才队伍、党员队伍三支队伍统筹起来抓,从规划目标入手,整合农业、科技、党校等部门组织资源,依托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狠抓定向培养、跟踪管理,从根本上优化农村队伍结构,提升农村队伍整体素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可靠组织和人才保证。
以组织部门自身建设为重点,建立健全内部制度,从机制上促进组工干部服务科学发展能力的提升。一是建立完善组工干部选拔机制。研究制定组工干部选拔办法,注重选用学历高、知识功底好、工作能力强、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干部,有针对性地选拔各类专业人才,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实行组工干部任职资格制度,严把准入关。二是建立健全组工干部能力评价机制。研究制定组工干部能力评价体系和评价办法,明确组工系统各岗位的职责内容、任职资格,科学设计对组工干部的能力测评指标,量化实绩考核标准,对组工干部的核心能力与综合素质进行全面测评,并把评价结果与组工干部的晋职晋级、奖优劣汰挂钩。三是完善组工系统内部管理机制。经常开展交心活动,帮助干部解决实际困难,让工作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加强内部协作,加强窗口建设,严格监督,严格管理,培养“团队型”组工干部,形成组织部门的整体合力。四是建立组织系统内经常性培训机制。针对组织部门的工作特点,做好组工干部培训的中长期规划,设置专门的培训机构,制定适合组工干部需求特点的培训菜单,建立系统的组织部门业务培训体系,定期对组工干部进行培训,提高干部的各项能力素质。 免费咨询注册香港公司:www.hkatreg.net.cn,香港公司注册www.hongk13.com免费咨询注册香港公司:www.hkatreg.net.cn,香港公司注册www.hongk13.com免费咨询注册香港公司:www.hkatreg.net.cn,香港公司注册www.hongk13.com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