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安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绿色发展”呵护碧水蓝天--中国图鉴社
2011-03-20

  3月10日,黄山市荣获2010年“中国人居环境奖”,成为全国新获此荣誉的5市之一。这是继去年合肥西南城区综合改造项目荣获2009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后,安徽省[AnHuiSheng]再次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和生态[ShengTai]环境治理方面获得崇高荣誉。近年来,安徽省[AnHuiSheng]“绿色发展指数”持续攀升,生态[ShengTai]建设正扮靓江淮大地,呵护绿水青山。

  主要污染物排放连续四年下降[XiaJiang],为生态[ShengTai]环境的改善提供了强力支撑。经环保部核定,2010年,安徽省[AnHuiSheng]化学需氧量排放41.11万吨,比上年下降[XiaJiang]3.09%,比2005年下降[XiaJiang]7.36%,完成“十一五”减排任务的113.64%;二氧化硫排放53.26万吨,比上年下降[XiaJiang]1.07%,比2005年下降[XiaJiang]6.72%,完成“十一五”减排任务的167.99%。自2007年以来,安徽省[AnHuiSheng]主要污染物排放已连续四年保持“双下降[XiaJiang]”。今年,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除了原有的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外,还将增加氨氮和氮氧化物两项指标,减排领域扩大到农业源中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和机动车尾气排放,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将确保比上年下降[XiaJiang]1.5%,二氧化硫下降[XiaJiang]1.3%,氨氮化物下降[XiaJiang]1.5%,氮氧化物下降[XiaJiang]1.2%。

  以治理水污染项目建设为重点,切实保护饮用水源地环境,水环境质量不断改善。2010年,淮河干流安徽段水质优,与2005年相比,一至三类标准断面提高17.1个百分点;巢湖湖区水质由“十五”末的劣五类好转为五类;长江干流安徽段水质、新安江流域和主要水库水质均保持优;全省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93.8%,比“十五”末上升12.3个百分点。省环保厅负责人表示,今年,将以保障饮用水源为重点,排查饮用水源地环境隐患;继续联防、联控淮河、巢湖流域水污染,整治岱河等重污染支流,并做好水环境生态[ShengTai]补偿机制试点,让江淮大地“绿水长流”。

  生态[ShengTai]市(县)、生态[ShengTai]乡(镇)、生态[ShengTai]村庄不断涌现。2010年,霍山正式跻身全国25个国家生态[ShengTai]县(市)行列,率先成为安徽省[AnHuiSheng]也是中西部地区首个国家生态[ShengTai]县,这是生态[ShengTai]环境典型示范工程结出的又一硕果。截至2010年底,全省累计建设13个国家级生态[ShengTai]示范区,32个全国环境优美乡镇、5个国家级生态[ShengTai]村、154个省级环境优美乡镇,445个省级生态[ShengTai]村;全省市级以上自然保护区达38处,保护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02%。近日,财政部、环保部下拨5000万元专项资金,启动新安江流域生态[ShengTai]补偿试点,这是全国第一个跨省流域生态[ShengTai]补偿试点。

  “十二五”开局之年,安徽省[AnHuiSheng]将继续以典型示范为引导,实施更多国家级、省级生态[ShengTai]工程,并争取将安徽省[AnHuiSheng]纳入国家“以奖促治”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试点,让美丽的环保模范城市和生态[ShengTai]市(县)、乡(镇)、村庄遍及江淮,创造更多的人居环境典范地区。(桂运安)

     相关链接
    ·醉驾入罪,反对者多是“酒晕子”--中图社
    ·五年后农民人均纯收入超万元--中图网
    ·2010安徽发展“十件大事”出炉--中国图鉴
    ·省演讲学会举行即兴论坛--中国图鉴
    ·合肥举行今年首次集体生态葬礼(图)--中图
    ·合肥市蜀山区防艾盯紧七大人群--中图网
    ·G312合六路东段推迟维修--中国图鉴
    ·黄山市屯溪区“文化民生”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合肥经济圈欲建统一招投标市场--中图网
    ·合肥将率先建设“无线城市” 随时随地能上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