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安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合肥67辆电动环保垃圾收集车投入城区使用(图)--中图网
2011-04-01

dedecms.com

刚刚“上岗”的电动环保垃圾[LaJi]收集车
本文来自织梦

  3月31日下午,合肥市城管系统在市政务中心广场举行电动环保垃圾[LaJi]收集车发放仪式,67辆电动环保垃圾[LaJi]收集车正式投入城区使用。 copyright dedecms

  此举标志着合肥市2009年以来开展的垃圾[LaJi]收运改革试点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全面铺开,密闭、环保、高效的垃圾[LaJi]收运体系已经着手建立。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生活在老旧小区的居民,早上扔垃圾[LaJi]时发现,原先的垃圾[LaJi]池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排崭新的垃圾[LaJi]桶,和高档物管小区的一样。 copyright dedecms

  只要把垃圾[LaJi]放在桶内,盖上盖,污水不会流出来,臭气也不会散发出来。 内容来自dedecms

  随后,区城管部门的电动垃圾[LaJi]收集车开进小区,将垃圾[LaJi]桶直接挂在车上,自动倾倒,不见声响、不见泼洒,垃圾[LaJi]就收走了,干干净净,清清爽爽。

copyright dedecms

  合肥市从今年起,已经在道路两侧和居民小区设置了近80000只240升的标准垃圾[LaJi]桶,配套与标准垃圾[LaJi]桶自动对接的后装式压缩收集车和电动环保收集车,全面取缔所有单位、道路上和小区内的垃圾[LaJi]池(房),淘汰人力车、拖拉机等生活垃圾[LaJi]收集车辆。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全市日产2000多吨的生活垃圾[LaJi],通过“桶装车载”的方式收集,垃圾[LaJi]收集“不见天、不落地、污水不遗漏”,彻底解决垃圾[LaJi]收集污水横流、蚊蝇滋生问题。

织梦好,好织梦

  物业撤走了,垃圾[LaJi]就无人清运,卫生死角总是反复出现,市民将不再为类似的事烦心。 本文来自织梦

  “谁出问题谁解决,谁出问题谁负责,责任人负责到底,没有推诿、扯皮。”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城管部门负责人表示,合肥市的生活垃圾[LaJi]收运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 织梦好,好织梦

  街(镇)负责生活垃圾[LaJi]“进桶”,督促居民、单位及商家的生活垃圾[LaJi]收集投放至垃圾[LaJi]桶。

dedecms.com

  区级负责生活垃圾[LaJi]“进站”,组织生活垃圾[LaJi]从小区、单位和道路(街巷)运送到转运站。 本文来自织梦

  市级负责生活垃圾[LaJi]“进场”,组织生活垃圾[LaJi]的统一市场化运输。 内容来自dedecms

  垃圾[LaJi]收运改革对责任体系进行重新建立,使垃圾[LaJi]收运的每个环节分工明确,责任明确。

内容来自dedecms

  中转站是垃圾[LaJi]收集、运输承前启后的关键环节。

dedecms.com

  由于设备陈旧老化,垃圾[LaJi]压缩时噪音大、气味重,周边居民不胜其烦。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合肥市在对收集方式改革的同时,下大力气对全市的中转站进行改造升级,重点增设了除臭系统和防噪音、防滴漏等环保设施。

copyright dedecms

  同时,城管部门更新了垃圾[LaJi]运输车辆,配套大中型重卡运输,发挥大型车辆长途运输运营效率高、油耗省的优势,实现生活垃圾[LaJi]运输的“全密闭、压缩化、高运能”,垃圾[LaJi]运输将不再“一路走、一路滴、一路臭”。(胡少殊 谢文忠)

copyright dedecms

     相关链接
    ·和县土地案查处落定 碧桂园如山湖城恢复合
    ·安庆长江铁路大桥桥墩承台施工全部结束--中
    ·凤台计生服务中心:打造育龄妇女之家--中图
    ·屯溪区138万元汽车下乡补贴资金兑付--中图
    ·文化软实力成歙县发展新动力--中图网
    ·凤台“三注重、三结合”加强乡镇纪委书记培
    ·合肥南北高架昨日主体合龙--中图网
    ·合肥65万人将涌上祭扫路--中图网
    ·肥东道路接近合肥--中图社
    ·黄山市柯村乡以花为媒推进乡村特色旅游--中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