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北京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新闻分析:“五日制限行”何去何从?
2009-04-27

  北京机动车“五日制限行”将于4月10日结束,有关部门表示正在评估相关限行效果,包括道路通畅情况和空气改善情况等,有关结论会以适当的方式向社会公布。

  北京市从去年奥运会后开始执行“五日制限行”。由于实施限行前未举行听证,这一长达半年的行政强制手段一直饱受争议。虽然北京市有关部门的官员近日通过北京媒体再次表示:部分人所说的“五日制限行侵害了公民对机动车财产的使用权”实际上是对物权法的误读。但是,在一个法治社会中,公民对于全国性法律的理解是不是“误读”,究竟应当由谁作出最权威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解释需要先搞清楚。北京德润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家辉对记者表示,无疑应当是全国人大。

  在记者看来,客观评价“五日制限行”在实施期间对缓解交通拥堵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这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行政强制手段不能治本,难以随着北京机动车的持续增长发挥效力。

  实际上,即使从其他国家的经验看,对私车的限行也只是作为一种可选择的经济手段,而不是行政强制手段。例如,新华社记者报道,自2006年6月12日起,韩国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五日制”机动车出行规定:周一至周五期间,每天按车牌号码尾数来禁止

  一部分车辆进出韩国640余家政府机构和单位。实施后大大减少了公务用车数量,也促使公职人员更多地利用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从2007年上半年开始,首尔市政府又推行了一系列鼓励减少使用车辆的优惠措施,引导市民自觉减少使用车辆。优惠措施规定,如果车主在政府相关部门办理手续,选择每周固定的一天作为自己车辆的“禁行日”,并在车辆上贴上“星期X”的标志,车主便可享受减免5%的车辆税、减免10%至20%的公共停车场停车费等优惠。另外,这样的车辆在加油站加油时还可以享受优惠油价、出入市内隧道时支付的通行费也比别的车要低。

  再比如,新华社记者报道,智利首都圣地亚哥也是将车辆根据牌照尾号分为5组,从周一至周五限行。但是,圣地亚哥市政府规定,如果车主希望“无限制”行驶,可以多缴纳行驶许可费;如果车主愿意每周少开几天车,可以免除部分行驶许可费;如果车主决定从周一到周五都不开车,可以免交行驶许可费。经济杠杆与强制手段相结合,这比简单的一刀切要灵活。

  北京市发改委领导最近对媒体表示,北京中心城区停车费调整措施目前正在制订中,近期会出台。记者认为,利用中心城区停车费的杠杆引导市民多利用公共交通上下班也是替代强制限行的好思路。

  北京市交通委最近宣布,机动车在奥运期间单双号限行和奥运后每周停驶一天的养路费返还工作将于4月16日开始,总数合计达15.18亿元,涉及机动车270万辆,其中私家车占80%。作为奥运这种特殊时段的强制限行,公民完全有义务支持。但是如果今后限行成为常态,政府不但将背上很大的返还包袱,还要付出返还金之外的高额行政成本。花费如此大的代价作为对私车强制限行的补偿,不如直接把这些钱投向公交建设以达到治本的目的。

  总之,记者认为,“五日制限行”这种一刀切的强制行政手段对地方政府部门来说是执行起来最简单的,却不是效率最高、最得民心和最科学的。当前,国家对汽车消费拉动内需的作用高度重视,而私车消费最需要得到的就是信心保障。要让老百姓相信,他们通过合法渠道购买的私家车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的使用权会得到保护。即使这样做地方政府部门的管理难度会加大,那也是分内之事。

  

     相关链接
    ·外地人春节返乡北京半瘫痪 市民吃早餐都成
    ·北京再控人口规模 谁走谁留成焦点
    ·北京已92天无降水创30年之最 九成麦苗枯萎
    ·北京今年将首引黄河水 两大水库仅够半数人
    ·单亲母亲见义勇为致残 无钱手术落泪(图)
    ·摄影师48天“抢”拍 为被拆迁村庄留影像(组
    ·北京副市长陈刚否认土地财政 称房价能理性
    ·任志强微博上公布提案 建议取消对购车摇号
    ·网络传闻北京试水小产权房租赁 回应称并非
    ·北京丰台将推行居住证制度 流动人口享市民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