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太原4月2日电(记者李建平)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1日在“第九届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WenHua]与现代化研讨会”上表示,扫墓与踏青,是清明[QingMing]文化[WenHua]最具代表性的表象特征,这两者分别体现了清明[QingMing]文化[WenHua]的精神宗教与世俗生活双重特性。 织梦好,好织梦 蔡继明说,扫墓代表着中国儒家慎终追远的祭祀文化[WenHua]传统,带有宗教色彩,因此是严肃的。踏青则代表着一般民间敦亲睦族的民俗文化[WenHua]传统,这是一种生活习俗或生活方式,因而是活泼愉快的。 本文来自织梦 清明[QingMing]节的双重特性在古今的文学作品中都有生动的体现。蔡继明以作家牟宗三在《五十自述》中描写的童年清明[QingMing]记忆为例说明,在牟宗三的笔下,清明[QingMing]节的祭祀是神圣的,是宗教性的活动,祭祀是今人与古人的“通感”,以此证明生命的延续性和神圣性,从而体味到斋明肃穆、慎终追远的“礼”的精神价值追求。而作为世俗性的清明[QingMing]节,则又是村民们“凑风光”的故事,是“嘉祥、喜气、而又轻松”的。这就是清明[QingMing]文化[WenHua]的二重特征,宗教的与世俗的。 copyright dedecms 蔡继明说,西方人类学家一般将传统文化[WenHua]分为精神文化[WenHua]的“大传统”和风俗习惯的“小传统”。按此二分法,扫墓所代表的儒家“慎终追远”的祭祀文化[WenHua]属于精神文化[WenHua]层面的“大传统”,而踏青所代表的“敦亲睦族”的节日习俗则属于风俗习惯层面的“小传统”,这就是清明[QingMing]文化[WenHua]的二重含义。这两种文化[WenHua]传统相辅相成,既区别而又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中国清明[QingMing]文化[WenHua]的整体特色。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编辑:SN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