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中国特色 中国亲民 国家礼仪 全民学习 国家记忆 图文聚焦 行业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图鉴国情 亲民工程 国礼系列 图解国学 图鉴国史 博览古今 地区消息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情集萃 亲民项目 国礼品鉴 国学精华 国史系列 中图推荐 国际博览 关于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北京 >
   中图推荐
亲稳发掘汇报
亲稳发掘汇报软件,采用最先进的网络搜索
·入编邀请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重症兄弟在北京打拼盼与父母长相守(组图)
2012-05-20

重症兄弟在北京打拼盼与父母长相守(组图)
5月11日下午,天通苑的出租房中,二哥张云才帮三弟张云鹏活动筋骨。

重症兄弟在北京打拼盼与父母长相守(组图)
张云鹏叼着毛笔作画,他的作品在淘宝网上销售,以筹得生活费。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将张云鹏和张云成的人生固定在小小的世界。

  在五大连池风景区青泉村,他们的世界是炕,是母亲的背;在繁华的北京,他们的世界是出租屋,是轮椅。父母为他们绘制了前半生的色彩,后半生的颜色他们决定自己去上,为梦想而努力。

  “不行了就赶紧回来,不管好坏,一定要往家里打电话。”当年,风带着父母依依不舍的叮嘱,飘进三兄弟的心坎。

  这一别,已7年有余。相隔1800公里,身体行动不便,思念总通过电话线传递,却远不及儿时记忆中母亲那温暖的背。

  在母亲背上看世界

  “3岁多开始发病;10岁,只能举起一个枕头;12岁,只能拄着棍儿走路;14岁,走不出院子;16岁,完全不能走了,只能直直地站着;18岁,不能下地;20岁,胳膊举不过头顶;如今,拿不动一杯水……”

  在老幺张云成单指敲出的第一本自传体小说《假如我能行走三天》中,简单几句话,雕刻的却是自己和哥哥张云鹏最艰难的一生。

  “活要活一起,死也要死一块。”母亲的倔强,带活了家里俩病孩子,也带给他们坚强。

  那时的父亲总是忙着养家挣钱,母亲总是围着他们转,院子里的小鸡是他们的玩伴。

  父母盼着儿长大,长大了硬朗了,病也就没了。鸡蛋皮、黄瓜籽,各种偏方都能带来希望,可云鹏和云成逐渐瘫在了炕上。

  哥俩生命中的大多时光,在炕上流逝。

  母亲每半小时,就要从地里赶回来,跪上硬邦邦的炕,给兄弟俩翻身,夜里睡不上一个囫囵觉。

  云鹏和云成喜欢轮流趴在母亲的后背,去看外面的世界。村里修新马路了,谁家盖新房了,家里都有些什么人,园子里又种什么了,什么时候能结果。平时少言的母亲,这时候话特多。

  “在我心里,她就是我们的天,靠着她温暖的背,让我觉得什么都不用担心。”因病痛而变形的身体,蜷缩在冰冷的轮椅中,兄弟俩更怀念母亲那湿漉漉的背。

  北京的出租屋里,给兄弟俩翻身的是二哥张云才,这个右脚有点跛的小个子男人,成了兄弟俩在北京的“妈”。再厚的海绵,躺久了也会硌得浑身疼,10多分钟间隔帮兄弟翻身,让张云才体会到了母亲年复一年的苦和累。

  父母赋予的彩色人生

  医生曾断言,云鹏和云成的病,挺不过28岁。这个预言,像个魔咒,紧紧箍在两兄弟的脖子上,仿佛随时会收紧,让他们窒息。

  “赶紧做自己爱做的事吧,别去想没用的。”他们以前从没想过,这样的身体,还会远离家门。

  北京适宜的气候、更多的机会,兄弟三人最终决定,为理想远走他乡。

  2004年的那一天,少言的老父亲偷偷掏出捡垃圾凑齐的3000元,塞进张云才的口袋,“出门别怕花钱,不够就和家里说。”

  北漂生活不易,一年5次搬家,只为了寻找更便宜的出租房,搬得也离城区越来越远,没有暖气,没有厕所。

  老家却不断有东西邮过来,新出的土豆做的粉条、母亲亲手做的云成最爱吃的咸鸭蛋……

  “我们的人生是彩色的,并没因为病而变成灰色。”云鹏用嘴叼笔挥洒下彩色画面,黄色的杏、绿色的葱、白色的蒜、成群的小鸡,那是父母为他们编织的彩色世界。一张接一张,如果没人去着墨,世界永远都是一片空白。

  写书、画画、开网店,在北京的日子逐渐好起来。住处从石景山五里坨搬到了天通苑,他们的坚强感动了很多人。

  云鹏28岁生日那天,老家打来电话。

  “今天日子不一样,想吃啥吃啥,想去哪去哪,儿子,生日快乐。”电话那端的母亲,声音有些激动,重复地说了很多话。云鹏感受到了,那端父母流露出的骄傲。云成28岁的生日,同样也有父母的牵挂。

  如今,云鹏35岁,云成32岁,过了28岁那道坎,兄弟俩彻底放开了。

  再后来,他们被邀请去了台湾,云成出了第二本书,《换一种方式飞行》,身上有了更多光环;云鹏今年要办画展了……

  父母把他们的照片挂在了老屋里最显眼的位置,逢人必说每张照片背后的故事,“这是我儿子,太能耐了,为妈长脸。”

  梦想带着父母去旅行

  就算有再多成就,离家千里的儿子心中总有放不下的牵挂。

  北漂7年,与父母在京团聚只有三四次。拖着这样的身体,让很多念想都停在心里。“能为父母做些事就好了。”

  “他们老了,不再身强体健。”云鹏一声叹息。

  如今,67岁的父亲身板不再挺直,66岁的母亲差不多掉光了满口牙。犹记1年前的最后一面,母亲为他们翻身时的吃力。

  兄弟三人有个心愿,能和父母再次在北京相聚。父母老了,出门不便,两头的相聚竟因距离变得如此困难。

  “想在北京有处自己的房子,接父母过来住,离得近了,才好照顾他们。”老家太冷,父母舍不得烧煤。在身边,有儿子们的叮嘱,舍不得才会变成舍得。云成的嘴在笑,眼中却已湿润。

  前晚,此次活动的志愿者已经出发,目的地,五大连池清泉村。

  “真能接来吗,什么时候能到?”听说已经有志愿者出发去老家了,云成追问完,张了张嘴,吞下很多话,笑了。

  云成心里还有个秘密计划。“真想带父母去旅行,他们从没坐过飞机。”躺在床上,云成盯着天花板,设想着他的计划。

  采写/新京报记者 王卡拉

  摄影/新京报记者 吴江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34)

 相关链接
·北京下月起高限罚违规渣土车
·北京元宵节当日PM2.5浓度未飙升
·北京将开放多处长城段为现有长城减压
·妻子状告第三者要求返还丈夫所赠百万财产
·男子在火车站当众强奸虚弱女子
·夏令营随团教师猥亵三名不满10岁女孩
·北京边检官方微博开通3日粉丝破万
·北京人均卫生费用超4千元系全国最高
·北京9号线成功穿越玉渊潭 隧道最深距湖底30米
·北京税务局:个人所购家庭唯一住房减半征契税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 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研院现代信息技术研究所  京ICP备09110630-3号  京公海网安备110108000956号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特色 亲稳舆论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国礼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