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内罗毕3月26日电(特派记者 王砚文)裙裾飘飘,鼓声阵阵,当地时间26日晚,“北京之夜”三度绽放,盛开在内罗毕的如水夜色中。这台荟萃中国传统艺术精华的文化盛宴,震撼了肯雅塔国际会议中心里的2500名观众。而从孟加拉的达卡到阿尔巴尼亚的地拉那,再到肯尼亚的内罗毕,“北京之夜”通过汇集首都文艺舞台的典范之作,将中国人民的友谊,将中国文化和北京魅力,带向更广阔的远方。
当晚,观看“北京之夜——献给肯尼亚人民的歌”演出的有正在肯尼亚访问的中共代表团团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肯尼亚副总统卡隆佐·穆西约卡,联合国副秘书长阿希姆·施泰纳,以及中国驻肯尼亚大使刘光源及夫人,中联部副部长艾平,市委常委、秘书长李士祥,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牛有成,副市长苟仲文,肯尼亚国家遗产和文化博物部部长威廉·恩蒂马玛,肯尼亚高等教育部部长玛格丽特·卡玛等。
李士祥在致辞中说,艺术是增进了解与友谊的桥梁,今晚,中肯两国艺术家将同台演出,展示中非艺术的魅力,让肯尼亚观众在欣赏精彩演出的同时,感受两国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共同推动两国在人文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恩蒂马玛感谢中方通过文化交流形式,与肯尼亚人民共享丰富的中国文化。他说,近年来中肯双方开展了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不仅增进了两国的相互理解,也为肯尼亚带来了更多元的文化氛围,希望越来越多的文化交流活动见证中肯友谊进一步加深。
为非洲观众特别创作的舞蹈《非歌炫舞》,为整晚演出拉开了欢快的序幕。京剧《梅兰芳华》、古典舞《蹴鞠乐舞》、现代舞《中国太极》……不论是描着花脸的武生在台上激烈打斗,还是身着汉服的少女逐球而戏,或者用现代舞动作打出来的“太极拳”,都令台下的肯尼亚观众啧啧称奇。杂技《穿越新高度》、《东方腾韵》更掀起全场高潮,伴随演员完成一个又一个难度越来越高的动作,台下总是一阵屏气,继而爆发出一次比一次更热烈的尖叫和欢呼。
“这真是一场难以置信、奇妙无比的演出!”肯尼亚人埃德温·莫伊捂住胸口,夸张地用不停吸气来表达自己的震撼。这是他第一次观看来自中国的文艺表演,“中国文化太丰富、太令人向往了!”肯尼亚国家遗产和文化博物部的官员则赞叹,中肯建交48年以来,这是两国文化交流中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一次演出:“我们很感谢中方带来如此盛大的演出,百闻不如一见,增进双方了解需要这样的亲眼看到、亲耳听到、亲身感受。”
当晚,肯尼亚人民也带来不少“回礼”:富有当地民族特色的传统舞蹈,以及来自内罗毕大学孔子学院合唱队的两首中国歌曲《在那银色的沙滩上》、《阿拉木汗》。身着白底蓝花旗袍和白色唐装的学生们一登台,就赢得满堂喝彩;唱着唱着,沉浸其中的队员们情不自禁扭动起身体,熟悉的旋律平添非洲特有的节奏感和热情。在歌曲联唱环节中,中方歌手和肯方伴舞、伴奏演员的默契配合和互动,更让台下观众会心大笑。“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因为热爱中国文化才学习中文,当知道有机会参加演出,和中国演员一起站在舞台上时,大家都高兴坏了。”23岁的合唱队队长巴拿巴斯·利提难掩兴奋。
其实,这种糅合当地特色的文化互动不仅发生在聚光灯下,伴随“北京之夜”的演出,一系列幕后的文化交流活动也在同时进行。在观摩当地杂技团演出并相互切磋后,中国杂技团的张亮和李晓强就深有感触:“和非洲同行面对面交流的机会非常难得。很多节目如果没有直观感受,可能彼此都只了解表象,很难领会深层次的文化含义。”
事实上,“北京之夜”模式正是北京市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发挥文化“走出去”的示范作用,实践文化“走出去”战略的一个全新尝试。它汇聚首都文艺舞台的精华与国家级院团、市属院团和群众表演团队、社会性院团的优秀演出于一体,展现了首都文化繁荣景象和中国气派。“我们希望通过这种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示中国文化,传播中国的价值观,扩大中国的影响力。”北京市文化局副局长张晓说,“演出效果证明,文化天然的亲和力、感染力和吸引力,还能使它‘两面开花’——上接当地主流人群、政府高级官员和文化精英,下接普通百姓。”他透露,探索中的“北京之夜”将在保留民族艺术特色的核心上,不断推陈出新,更加注重贴合演出当地特色的原创性和互动性,争取“通过一场‘北京之夜’,形成留下来的‘中国热’”。
演出在中肯双方演员齐声大合唱的《北京欢迎你》歌声中结束。演出后,刘淇称赞了演员们的精彩表演,并与穆西约卡、施泰纳等上台,与演员们合影留念。观众在演出结束后纷纷涌上舞台,与来自北京的演员合影留念,久久不肯散去。
演出前,刘淇等中肯双方领导在会议中心大厅参观了“魅力北京”图片展。这是“魅力北京”首次走进肯尼亚,80余幅精选图片勾勒出传统与现代并存、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北京形象。
相关新闻:
肯尼亚总统齐贝吉会见北京市委书记刘淇
刘淇出席北京—内罗毕创意设计中心揭牌仪式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