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言难尽的搬迁
福州市长乐南路一间普通铁皮房,入口处是一张简易的玻璃柜台,两侧的墙上挂着各种剪刀。门口吊着一块板,上面写着“郑兴利剪刀店”。
“郑兴利剪刀店”的第三代传人郑德官,今年79岁,有着福州“剪刀状元”之称。他说,早在清末,福州鼓山镇的横屿村就因其制作的剪刀锋利耐用,被誉为“剪刀之乡”,“福剪”的发源地。1914年,父亲郑金财年方18岁,将剪刀作坊搬到福州手工制作集中的茶亭街,开了“郑兴利剪刀店”,采用前店后坊、产销一体的经营模式。
郑德官秉承祖传技术,青出于蓝,在1988年全国科技革新特艺剪刀大会战中,试制出医用多功能剪刀样品,经鉴定,其功能超过了设计要求,被授予“中华统剪”,荣获全国发明奖。1994年5月,他应邀参加在德国柏林举办的国际园林器材工具展,制作的园林剪评分最高,获得“天下第一剪”美誉。
老人告诉记者,2006年前,“郑兴利剪刀店”销量可观,每天营业额上千元。2006年,茶亭街拆迁改建,“郑兴利”作坊搬到横屿,店面则租在台江原华联商厦后面的一条街上。由于店址迁移,老顾客多不知道,生意大受影响,每天营业额比以往降了一半。今年4月1日,又由于旧城改造,“郑兴利”搬到了长乐南路,19平方米的铁皮房,一个月租金1200元,而一天的营业额只有几十元。
据了解,因拆迁而生意下滑的老字号,不只“郑兴利”一家。福州“老天华乐器行”在近4年时间内三易店址,老板王道武告诉记者,迁址后生意大不如前。他本打算到福州“三坊七巷”租一个店面,但高昂的租金让他望而却步。
4月10日,福建老字号协会会长许木盛告诉记者,过去,福州许多老字号位于茶亭街、“三坊七巷”等黄金地段,如今,这些地方陆续旧城改造,改造后,店面租金水涨船高,远远超过了老字号的负担能力。例如,重新规划建设的“三坊七巷”,一间店面卖价百万元以上,店租一平方米也要近200元,且大部分店铺面积偏大,很多老字号表示“吃不消”。因此,一些老字号迁往租金便宜的偏僻地段,失去了原有的地缘和人缘优势,风光不再。
制约发展的瓶颈
“除了旧城改造,老字号生存还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福建老字号协会秘书长郑礼水说。
首先,手工作坊的经营模式,限制了企业发展。包括“郑兴利”在内,福州大多数老字号仍属于“前店后坊”式的手工作坊。其大部分生产环节要手工操作,生产规模小;传统工艺对工人技术要求高、强度大,导致很多手艺招不到后继者而面临失传;都属于家族式管理,管理机制落后,限制了企业的发展。
其次,产品单一,缺乏创新。老字号大多固守“祖传”产品,不重视新产品的研发。
再次,销路没有打开。以“郑兴利”为例,它的剪刀以锋利、耐用出名,除了家用外,还有工业方面的优势,可惜没有打开这一市场。
最后,品牌意识淡薄。老字号的“金字招牌”是几代人,经过几十、上百年打造出来的。可目前,很多老字号都不够重视品牌维护和宣传,一些老字号的商标被抢注、仿冒。由于资金受限,很多老字号不愿投入重金用于产品和品牌的广告宣传,其影响力有限。如“郑兴利”剪刀,其产品没有外包装,颇有点“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感觉,然而,现代商业社会,好酒还得吆喝着卖,老字号在这方面有点欠缺。
走出困境的启示
尽管问题不少,然而,老字号还是有生命力的。一些老字号凭着自身优势,总结经验教训,成功实现了破茧重生。福建馥华食品有限公司即是“化蛹为蝶”的典型。
董事长李登立来自福清,从他祖父开始,就以卖鱼丸维持家计。李登立接过祖传的鱼丸生意后,拿出全部积蓄,并将自家房屋抵押给银行,于1994年创办了福建馥华食品有限公司。公司创办伊始,就购买先进设备,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实现鱼丸、肉燕的大批量工厂化生产。发展至今,馥华已成为年产万吨、销售过亿元的大型企业。
同样是老字号,为何有着完全迥异的命运?李登立的看法是——
首先,老字号“掌门人”的观念得发展。“如果我们只满足于够用、够生活,就不会有今天”。
其次,生产工艺要发展。鱼丸、肉燕能不能实现工厂化生产?很多人对此有疑问,主要担心产品的口味会变。而“馥华”证明,利用先进设备生产出来的产品既能保持老字号的特色,又提高了产量,降低了人力成本。“馥华”现有3条鱼丸生产线,一天产量60吨,从鱼肉打浆到最后成形、包装,全部实现自动化。以前搅拌肉馅全凭手工,费时费力,而机器一分钟就是3300转;以前,鱼丸靠手一个一个捏出来,而现在机器一分钟就能做出240个。
最后,管理模式要发展。今天的“馥华”已完全按照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引进职业经理人的管理机制,公司中层以上都是大学毕业生。这些新生力量,为公司发展储备了新鲜“血液”。(记者 秦荣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