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泉港区:新“三下乡”助推新农村建设 |
2009-04-30 |
|
福建在线4月22日讯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以来,泉州市泉港区加快实施以送政策、送人才、送项目为主的“新三下乡”活动,完善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长效机制,使学习实践活动成果落实到新农村建设上水平、农民增收得实惠上来。
理论下乡,力促惠农政策进村入户
统筹利用资源,多形式、多渠道推进理论政策进基层,将国家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重农强农措施送到田间地头、千家万户,为推动“三农”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1)组织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团进农村。区业余理论宣传团深入农业大村举办20多场巡回宣讲,听众达1.8万人,帮助基层群众学习领会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熟悉和运用好党和政府惠民利民政策,了解泉港发展成就和今后规划。针对受众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地域方言特点,宣讲采取普通话和闽南语相结合办法,并录制DVD专题光盘、编写问答小册子等,让基层群众能听进去,能听得懂,确保宣讲活动取得实效。(2)理论政策进“三堂”。在农村宗族祠堂、民间庙堂、废旧礼堂等传统文化场所开辟“科学发展观学习角”,通过区镇机关挂钩帮扶,添置理论书籍、订阅党报党刊、宣传图册等,方便学习科学发展观相关理论,及时了解学习实践活动重大精神、重大部署、重要活动、进展动态等,将农村“三堂”变成政策法规的“宣传站”。(3)举办第六届“泉港之夏”文艺巡演。组织全区文艺骨干组成“泉港之夏”艺术团,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原则,编排创作一系列寓教于乐、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反映泉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生动实践和先进党员基层组织事迹等,并将舞台搬到群众“家门口”,让农民享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大餐”,在农村营造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浓厚氛围。
人才下乡,力促村级组织“强筋健骨”
以“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和农村换届选举工作为抓手,加强区、镇、村三级互动,扎实推进以巩固阵地、规范制度、培育特色为主要内容的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切实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为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打好工作基础。(1)实行“百名科级干部联百村”。安排56个区直单位的180多名科级干部挂钩100个村(居),指导帮助农村脱贫致富、强化村级组织、规范工作体制、调解矛盾纠纷、改善基础设施等,并统一制作发放《民情手册》,让相关科级干部记录挂钩工作开展情况,工作成效列入区直机关班子年度考核和科级干部年度述职重要内容。(2)村级干部上机关“跟班”。分批选派各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到区直涉农单位跟班,熟悉掌握有关部门工作职责、政策规定和办事程序、运作流程等,并筹备举办村级干部农村工作专题培训班,进一步提高村级干部的理论素质、政策水平和工作办事能力。(3开展“农远”工程。全面完成了村级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建设,采取集中学习、专题研讨、电化辅导、心得交流等形式,加强村级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和教育培训。同时鼓励和引导村干部通过参加函授、自考等形式取得文凭,提高学历层次,改善知识结构,提高做好新时期农村工作的能力。(4)优化大学生村官“创业”机制。加强对到村任职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和培养锻炼,创新大学生农村创业等载体,健全完善定期汇报和交流培训制度,在实际工作中多压担、多帮扶、多支持,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干劲,在农村改革发展中发挥作用。
项目下乡,力促农村发展农民增收
坚持以项目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来贯彻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乡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大力推进建设项目向农村基层延伸,投资重点向农村基层扩展,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健全农村农民保障体系。(1)实施新农村建设“十大工程”。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个字方针的要求,确定涉及农业产业化、农民增收致富、农村基础设施改善、清洁家园、乡村文明、平安乡村和农村公共服务等领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大工程”,并设立专项资金,以奖代补通过形式,鼓励农村经济和产业发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基础设施配套等工作。(2)兴办18件为民办实事。财政投入4600多万元,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兴办一批涉及教育、饮水、生态、信息网络建设等领域的18件惠农项目,从根本上解决影响农村建设生产生活和农民增收的“瓶颈”问题,将优质城市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延伸,缩小城乡差距。(3)全力推进“五大民生工程”。今年将投入6800万元,切实解决安居、就业、医保、帮困、助学、民生等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并向重点项目拆迁中有贡献的群众倾斜,实现国家级石化基地建设成果人人共享。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