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厦门模式”:军地协同打造市民健康平台 |
2009-04-30 |
|
新华社北京4月19日电题:“厦门模式”:军地协同打造市民健康平台——解放军总医院与厦门市共建区域卫生信息化记事(江山、胥金章、张汨汨、王继荣)
57岁的厦门市民张美芳说不清“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具体含义,也是头一次听说“厦门模式”这个词。但她知道,凭着自己手中的这张“厦门市民健康卡”,就能到市里任何一家医院去看病、结账;看病挂号能在家里预约;在一家医院做过的有效检查,到别的医院就不用再做;健康卡里,还保存着她历年来所有的诊疗病历、检查结果和体检报告。
“省钱,省时,省心。”张美芳说。
所有这一切,源于厦门市“市民健康信息系统”的投入运行。作为科技部“军民协同共建医疗服务示范工程”的试点地区,厦门市在全国率先创建了数字化市民健康服务管理系统和全市区域协同医疗服务模式,首次在城市范围内建立了覆盖全体市民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为我国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成功、完整的实践蓝本。
“‘厦门模式’节约了医疗资源,降低了医疗成本,提高了服务质量,方便了群众就医,对于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建立‘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具有重大意义。”“军民协同共建医疗服务示范工程”课题组组长、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兼总医院院长秦银河如是评价。
“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
滨海社区医院一年前并入了厦门市第一医院,现在叫“厦门市第一医院滨海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服务中心的红砖楼掩映在小区浓密的树荫里,8时刚过,前来看病的居民就多了起来。
张美芳前一天在网上做了预约挂号,排在12号,于是9时才出门。到了社区医院,她坐等不到10分钟,护士就开始叫她的号了。医生吴艳环接过她的健康卡插进读卡器,张美芳历次的诊疗记录便显示在屏幕上:从看病的时间、地点到每次的处方、医嘱以及检验检查报告,清清楚楚。
“我自己可说不了这么详细。”张美芳说,“过去每次的病历东一个西一个,拍的片子、化验的单子一大堆,现在好了,全都在这一张卡上。”
这也使医生能省出更多的时间来详细询问病情。确诊后,医生开好电子处方。张美芳来到药房,她的处方已显示在药房的电脑系统里,药价是58.23元,医保账户上还有60元余额,这样,她这次看病就不用掏现金了。
“到社区看病,药价比大医院便宜,还不用交挂号费、诊疗费。”张美芳说,“要是在大医院,像吴大夫这样的名专家,挂一个号要150元,还不一定挤得上!”
她所说的吴大夫,是厦门市第一医院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吴艳环。医院整合后,第一医院的知名专家们每周都要到社区医院出诊一次。
“跟在总院出专科门诊比,这里病人的病种比较杂。”吴艳环说,“有些常会误诊的病症被我纠正过来,社区医生学会了,病人下次就不一定非得找我。需要住院的,我在这里开了住院单,病人可以直接住到我的科室。”
小项的检查如抽血化验,患者在这里抽取血样,会有社区转诊车把标本送到第一医院化验室,化验报告将通过电脑系统传回社区医院,患者“足不出小区”就可以拿到化验单。而大项的检查如CT、彩超等,病人在社区医院交费后到大医院做检查,可以享受优先、低价等优惠。
“我在别的医院做的胃镜检查,吴大夫调出报告单来就能看,不用再做一次。”张美芳说,“不仅省时省力,更是少受一次罪。”
一卡通行、区域协同、信息共享,让“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成为可能。这,只是“区域卫生信息化”的一个方面。
解放军总医院副院长陈晓红介绍,在军地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厦门已搭建起一套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健康教育和政府监管于一体的“6+1”区域医疗数字化平台,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区域协同医疗、终身健康管理和一体化网络医疗。这套平台对政府实施监管、规范医疗行为提供了全程完整的信息,并能确保患者的知情权、隐私权,将有力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
厦门,由此成为我国第一个全方位实现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城市。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