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福建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解放军总医院与厦门市共建区域卫生信息化记事
2009-04-30
  福建在线北京4月19日电题:“厦门模式”:军地协同打造市民健康平台——解放军总医院与厦门市共建区域卫生信息化记事   江山、胥金章、张汨汨、王继荣   57岁的厦门市民张美芳说不清“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具体含义,也是头一次听说“厦门模式”这个词 。但她知道,凭着自己手中的这张“厦门市民健康卡”,就能到市里任何一家医院去看病、结账;看病挂号能在家里预约;在一家医院做过的有效检查,到别的医院就不用再做;健康卡里,还保存着她历年来所有的诊疗病历、检查结果和体检报告。   “省钱,省时,省心。”张美芳说。   所有这一切,源于厦门市“市民健康信息系统”的投入运行。作为科技部“军民协同共建医疗服务示范工程”的试点地区,厦门市在全国率先创建了数字化市民健康服务管理系统和全市区域协同医疗服务模式,首次在城市范围内建立了覆盖全体市民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为我国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成功、完整的实践蓝本。   “‘厦门模式’节约了医疗资源,降低了医疗成本,提高了服务质量,方便了群众就医,对于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建立‘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具有重大意义。”“军民协同共建医疗服务示范工程”课题组组长、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兼总医院院长秦银河如是评价。   “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   滨海社区医院一年前并入了厦门市第一医院,现在叫“厦门市第一医院滨海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服务中心的红砖楼掩映在小区浓密的树荫里,8时刚过,前来看病的居民就多了起来。   张美芳前一天在网上做了预约挂号,排在12号,于是9时才出门。到了社区医院,她坐等不到10分钟,护士就开始叫她的号了。医生吴艳环接过她的健康卡插进读卡器,张美芳历次的诊疗记录便显示在屏幕上:从看病的时间、地点到每次的处方、医嘱以及检验检查报告,清清楚楚。   “我自己可说不了这么详细。”张美芳说,“过去每次的病历东一个西一个,拍的片子、化验的单子一大堆,现在好了,全都在这一张卡上。”   这也使医生能省出更多的时间来详细询问病情。确诊后,医生开好电子处方。张美芳来到药房,她的处方已显示在药房的电脑系统里,药价是58.23元,医保账户上还有60元余额,这样,她这次看病就不用掏现金了。   “到社区看病,药价比大医院便宜,还不用交挂号费、诊疗费。”张美芳说,“要是在大医院,像吴大夫这样的名专家,挂一个号要150元,还不一定挤得上!”   她所说的吴大夫,是厦门市第一医院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吴艳环。医院整合后,第一医院的知名专家们每周都要到社区医院出诊一次。   “跟在总院出专科门诊比,这里病人的病种比较杂。”吴艳环说,“有些常会误诊的病症被我纠正过来,社区医生学会了,病人下次就不一定非得找我。需要住院的,我在这里开了住院单,病人可以直接住到我的科室。”   小项的检查如抽血化验,患者在这里抽取血样,会有社区转诊车把标本送到第一医院化验室,化验报告将通过电脑系统传回社区医院,患者“足不出小区”就可以拿到化验单。而大项的检查如CT、彩超等,病人在社区医院交费后到大医院做检查,可以享受优先、低价等优惠。   “我在别的医院做的胃镜检查,吴大夫调出报告单来就能看,不用再做一次。”张美芳说,“不仅省时省力,更是少受一次罪。”   一卡通行、区域协同、信息共享,让“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成为可能。这,只是“区域卫生信息化”的一个方面。   解放军总医院副院长陈晓红介绍,在军地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厦门已搭建起一套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健康教育和政府监管于一体的“6+1”区域医疗数字化平台,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区域协同医疗、终身健康管理和一体化网络医疗。这套平台对政府实施监管、规范医疗行为提供了全程完整的信息,并能确保患者的知情权、隐私权,将有力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   厦门,由此成为我国第一个全方位实现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城市。   要解决的不仅是技术问题   当美国、西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建设区域电子健康档案数据中心时,中国,也在高度重视着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发展创新。   “区域医疗信息化服务集成平台,能够对社会不同的机构资源进行优化组合,可以使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的利用达到最大化。”陈晓红说。   解放军总医院是全国数字化医院试点示范单位,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上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目前,医院的医疗、护理、保障、办公、管理等全部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运行。   “总医院一直有着‘姓军为民’的理念。”陈晓红说,“怎样使我们的信息化成果能够惠及更多的群众?仅靠总医院一家的努力,推广面非常有限。”   2007年,解放军总医院推出了“军民协同共建医疗服务示范工程”,力求通过军政合作、军民共建的方式,与地方政府、社区、医院、企业、院校开展密切合作,建立可推广、可移植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协同平台。   这一课题在科技部于2006年发布的“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中“现代服务业共性技术支撑体系与应用示范工程”的项目招标上一举中标。解放军总医院成为课题组长单位,副组长单位由卫生部信息中心承担。   厦门,正是这一课题的示范区之一。   在课题组组长、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兼总医院院长秦银河的带领下,分课题组攻克了课题的技术难关。军地研发部门共同努力,“协同医疗服务数字化平台”很快搭建起来。   但是,要使这一平台真正投入运行,需解决的,还不仅仅是技术问题。   “在推进区域协同卫生信息化的过程中,我们体会到,医疗卫生单位之间的业务壁垒和条块分割的利益格局,是实现协同医疗的最大障碍。”解放军总医院副院长陈晓红说。   厦门原来有100多家医疗单位,分为公立的、民营的,市属的、区属的、街镇的,还有隶属港务局、铁道、军队等各个行业和部门的。行政分割造成的业务壁垒和利益格局,使得各家医院之间资源不能通用,信息不能交流,“协同医疗”“区域卫生信息化”更无从谈起。   2007年,厦门市对全市医疗卫生资源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和优化。   “公立医院由22家整合成10家。”厦门市卫生局局长黄如欣说,“社区医疗机构被合并到市属3家实力较强的三级医院里,建立了直属市三级医院的15家社区医疗服务中心。”   整合后,厦门市的公立医疗单位缩减至31家。其间,医疗点并没有减少,减少的是层级和机构数。“现在一级机构只剩下10家,我们要推广信息化,只需要做一级机构的协调就可以了。”黄如欣说。   这样大规模的调整,涉及无数人事和财物,不可能没有阻力。“但市委市政府的决心非常大,主要领导下到基层直接解决问题,解放军总医院也给予我们强有力的支持。”黄如欣说。   资源整合,为区域卫生信息化铺平了道路。病人的转诊、医护人员的交流以及资源信息的共享都变得顺畅通达。厦门市各大医院都建立了由解放军总医院设计的“协同医疗服务数字化平台”。   “厦门市各医院的数字化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在信息化的推行中,我们全面借鉴了解放军总医院的数字化系统,引入了医护患对讲系统、医德医风评价系统、流动医护工作站等一系列成熟的技术,令厦门医卫机构的数字化水平在短时间内有了大幅提升。”黄如欣说。   健康卡,幸福卡   资源整合后,协同医疗的优势迅速显现出来,区域卫生信息系统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与三级医院合并,使社区医疗点的诊疗和硬件水平得到大幅提高,资源使用率达到过去的二倍以上。滨海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日门诊量过去只有50人左右,如今达到200余人。   病人的有效分流,也使大医院受益。门诊大楼往日人潮汹涌、拥堵不堪的场面得到缓解,医护人员也减少了许多重复性劳动。   “解决疑难杂症、提供慢性病治疗诊疗方案、处理慢性病的急性发作,这才是三级医院应起的作用,医院的这么多博导、博士也才能体现价值。”厦门市第一医院院长杨叔禹认为,如果只为看个感冒发烧,或者慢性病人的正常取药都要到大医院排队,既给群众造成不便,也是对医院资源的浪费。   在信息化的具体推进中,解放军总医院为厦门设计了面向不同用户的区域卫生数字化平台——面向公众的服务平台、面向政府的管理平台、面向医疗机构的协同平台、面向社区公卫的服务平台、面向妇幼保健的数字化平台。   以面向政府的管理平台为例,“过去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只能靠各医院的报表,时间滞后,质量也难以保证。”厦门市卫生局副局长孙卫说,如今,电脑系统实时生成全市医院的疾病诊疗信息,能够具体到当日哪家医院门诊量最多,哪个医生开的处方最“大”,哪位出院病人费用最高、为什么高等。   除日常监管,管理平台还可以对疾控预警提供依据。“比如,感冒发病的正常范围是1500人。如果当日就诊人数超过了这个警戒线,就可能有暴发流感的趋势,需要我们采取相应措施。”孙卫说。   目前,厦门市已给105万居民建立了健康档案,全市90%的医疗机构都连通了健康信息系统。全市的医疗资源、患者的医疗信息、市民的健康信息、政府的管理信息得到充分共享。   “建立这套系统,厦门市投入了2650万元。”孙卫说,“而一年来,仅是‘诊疗结果共享’这一项,就节约了重复检查、拍片、冲洗、打印的费用2100万元。”   “远程医疗系统开通后,我院和各体系部队的卫生所、医疗队都连上了线。这样,海岛上、舰艇上的官兵都能享受厦门名医、名院,甚至远在北京的解放军总医院的医疗保障。”驻厦门的解放军一七四医院院长魏培德说,“如今,部队医院和地方医院的资源实现共享,真正体现了‘军民协同’。”   在“诊疗―康复管理”的基础上,系统还实现了对居民终身健康的管理。如今,厦门市每一位出生3个月的婴儿,都可以开办健康卡。卡中不仅有孩子自身的健康信息,还包括了妈妈从受孕、围产期保健到分娩的详细记录,以及儿童计划免疫、妇幼保健等各项信息。   “从生命的孕育到终结,就有了一套完整的电子健康档案。”厦门市妇幼保健院院长李健说,“通过这个平台,原先分散的孕产妇及儿童的保健数据也能得到集中规范的管理。孕妇该产检了,孩子该打免疫针了,系统都会发送短信来提醒。”   市民李颖娟的宝宝出生才5天,她就惦记着要给孩子办理健康卡了。“卡里的信息比我想像的还要丰富,现在的孩子真是幸福。”她说,“将来我会对宝宝说:健康卡是你人生的第一张卡,它会伴随你一生,有了这张卡,你会平安一生,幸福一生。”   望着怀中熟睡的女儿,她轻轻地笑着。
     相关链接
    ·福建南平高速公路车祸死者增至18人(组图)
    ·王宪榕代表:“发券”不如减税
    ·林欣欣代表:定期体检惠及农村“半边天”
    ·戴仲川代表:食品安全,怎么重视都不过分
    ·许金和代表:挑战之中蕴藏机遇
    ·“惠民”消息上船头
    ·三明武警官兵与驻地藏族学生心连心
    ·中国电信福建公司加快3G网络建设
    ·漳州一审判决一起特大走私毒品案两毒贩获死
    ·闽江流域千人百队保护福建人民的母亲河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