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福建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文化搭台、经贸唱戏 开漳文化打响“海峡牌”
2009-04-30
  近日,云霄县云顶温泉大酒店,游人如织。这座由台商吴松柏先生兴建的五星标准酒店,在这个小县城,不到1年就实现盈利。吴松柏说:“我们因开漳圣王文化节而毅然回乡投资,去年酒店开业,原计划5年后盈利,没想到在政府帮助下,当年就实现了。”   从2007年开始,云霄每年3月28日举办开漳圣王文化节,以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形式,大大增强台胞对祖籍地的认同感,许多台胞纷纷前来投资,回馈桑梓。   文化认同 增进情谊   云霄开漳历史纪念馆馆长汤毓贤,是研究开漳文化的专家。他介绍,唐代将军陈政、陈元光父子,在漳州开疆拓土、发展农业、传播文化,因功绩卓著,被历代帝王和百姓尊为开漳始祖、开漳圣王,并立庙供奉。当年唐军带来的87个姓氏,繁衍至今,人丁兴旺,随着历史上“唐山过台湾”等移民活动,远播台湾及东南亚等地,如今仅在台湾就有开漳圣王庙300多座。   为打响开漳文化品牌,2007年初,云霄县开始筹划举办开漳文化节。之前数年时间,县四套班子及文化部门对开漳历史、文化细节充分考察,聘请海内外专家组成顾问团出谋划策,对开漳文化内涵及相关的云霄潮剧、书画、书院等充分挖掘,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当年3月28日,首届开漳圣王文化节成功举办,欢乐中国行、枇杷展示会、经贸对接会等活动吸引了两岸眼球。将军山公园修缮一新,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还在将军山碑林欣然题写“叶落归根”。台湾台商服务总会会长廖正豪,在参加首届开漳圣王文化节时表示,漳州和台湾的合作交流有绝对优势,不仅是地缘优势,更主要的是血缘优势。开漳历史纪念馆开馆即被省文化厅授予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示范点,这直接增强台胞对祖地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入岛交流 实践先行   目前,两岸三地明星主演的大型历史剧《大唐儒将开漳圣王》,已获国家广电总局发行许可证,今年上半年将在台湾中视首映。这部由云霄县多方筹资2300万元,与中国文联中联影视中心联合拍摄的剧作,全面展示开漳历史文化。   近3年来,云霄以开漳文化为主线,大力倡导文化入岛交流,正式参与或组织3次以闽南文化、开漳文化等为主题的专家交流活动。如今,云霄迎来台胞寻根谒祖的文化热潮,多形式、多层面的民间交流迅速展开,近两年吸引日常来往的台胞达1.6万人次。   经贸唱戏 对接两岸   云霄云顶温泉大酒店,是首届开漳圣王文化节签约台资项目,总投资2.5亿元。   为保证项目留得住、快发展,云霄县对项目投建到营业全过程,给予保姆式温馨服务,对经营中遇到的难题鼎力支持。去年以来,县旅游局整合旅游资源,到广东与多家旅行社合作推介云霄一日游,为酒店吸引络绎不绝的客源。酒店开业当年就实现利税200多万元。   酒店总经理叶先其表示,公司还计划在周边地区投建多家酒店,以及红树林观光项目等,并把这些项目连成一线,拓展规模效应。“可以说,我们的投资因‘3·28’而来,更因‘3·28’而兴。”   据悉,2007、2008两届开漳圣王文化节,共签约项目85个,总投资超52亿元。   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在文化寻根交流基础上,台商在云霄经贸投资呈现喜人局面。尤其是光电产业,从首届文化节以来,短短2年,云霄就发展起年产值达15亿元以上的光电产业群,并入列省级光电产业园区。3月28日举行的第三届文化节,主推全国电光源企业高峰、电光源项目成果对接会等,以开放的姿态对接台湾光电产业转移。 (记者 雷光美 通讯员 林榕庆)
     相关链接
    ·福建南平高速公路车祸死者增至18人(组图)
    ·王宪榕代表:“发券”不如减税
    ·林欣欣代表:定期体检惠及农村“半边天”
    ·戴仲川代表:食品安全,怎么重视都不过分
    ·许金和代表:挑战之中蕴藏机遇
    ·“惠民”消息上船头
    ·三明武警官兵与驻地藏族学生心连心
    ·中国电信福建公司加快3G网络建设
    ·漳州一审判决一起特大走私毒品案两毒贩获死
    ·闽江流域千人百队保护福建人民的母亲河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