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福建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厦门石材展明日开幕 规模亚洲第一客商超8.5万人
2009-04-30
  精美的石头从世界各地远道而来。 来自世界各地的石材展商汇聚厦门,他们将在这里寻找到更大的商机。 【核心提示】 第九届中国(厦门)国际石材展将于明日拉开大幕。凭借品牌效应和产业优势,历经短短的八年发展,本届石材展规模再创新高,已经问鼎“亚洲第一,世界第三”,成为厦门市继投洽会和台交会之后的又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业展。在其带动下,厦门也已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最大石材贸易基地和世界性石材物流交易中心。如今,厦门口岸平均每出口3个货柜,就有一个装的是石材。在当前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石材展的成功举办对于推动石材产业发展,促进我市外贸进出口增长,进而实现我市“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目标都具有重要意义。 翡翠玉、幻彩红、希腊白……这些天,精美的石头从世界各地远道而来,成了厦门港区的主角。他们是来参加一年一度的石材盛会——第九届中国(厦门)国际石材展的。虽然时逢货柜危机,但石材展组委会传出的消息仍然振奋人心:本届石材展规模再创新高,展位全部售罄! 昨日,记者致电石材展承办单位、厦门金泓信展览公司的总经理赖国香,在现场略显嘈杂的布展声中,他的声音明显提高了八度:“你过来看一下吧,今年比往年更加热闹!”赖国香告诉记者:本届石材展面积达9万平方米,比上届增加1.5万平方米;设置4800个标准展位,比上届增加800个;国际展区规模进一步扩大,由去年的7000平方米扩展到1.2万平方米;预计到会国内外客商总数量将超过8.5万人,比上届增加1.5万人。 这是一组令人兴奋的数据。受好奇心的驱使,记者昨日专程前往会展中心探营,只见现场正在紧张布展,从一期展厅到二期展厅,从室内到室外,到处是石材的海洋。黄皮肤、黑皮肤、白皮肤,世界各地的石材展商汇聚厦门。在这里,处处充满商机;在这里,几乎感受不到货柜危机的存在。 “当然,危机还是存在,正因为危机的存在,我们才更有必要参加这个展会。”一位土耳其石材商一语道破“天机”,厦门国际石材展已经成为各国石材商寻找商机、共渡难关的重要平台。 国外客商抢滩中国市场 尽管今年全球货柜危机将对包括石材业在内的中国各个行业造成较大的影响,但中国的货柜市场和石材市场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石材消费大国。境外企业也纷纷看好这一契机,踊跃组团参展。共有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家境外石材企业前来参展,其中包括土耳其、意大利、巴西、西班牙、印度、法国、芬兰、埃及、伊朗等九个国家展团。 土耳其、意大利、巴西、西班牙和印度有着丰富的石材资源和技术,不管从参展面积还是从展商数量上,都比上届展会翻了几番,其中土耳其展团参展面积近1000平方米,展团成员40多家;意大利托斯卡纳经济促进局和意大利大理石机械协会则分别组团参加本届展会,两个展团的参展面积达到500平方米,比去年增加200平方米,展商数量超过30家。法国、芬兰、埃及、伊朗这四个展团是首次亮相,组展规模也将近800平方米。中东石材大国伊朗有望成为继土耳其、印度之后,又一个强势开拓中国市场的国家,首次组团规模就达近400平方米,他们除了室内产品的展示外,还预定了100多平方米的室外荒料展区,以发挥自己的矿山资源优势,期待与中国石材企业建立长久的合作伙伴关系。埃及团组规模也达300平方米,富有民族特色的展区布置和丰富独特的展品必然成为第九届厦门国际石材展的最吸引眼球的亮点之一。
     相关链接
    ·福建省委"四个专题"调研组深入宁
    ·福建土楼永定客家土楼国际摄影大赛开镜
    ·今天福建大部分地区高温超过35℃
    ·福建省3台精品剧目将进京献演
    ·《国务院支持福建省加快海西建设若干意见》
    ·福建人游武夷可享受景区门票半价优惠
    ·7月11日至9月20日福建人游武夷山可享门票半
    ·福建师大学生暑期赴德化社会实践
    ·福建普通高招录取工作启动 咨询服务电话开
    ·福建省政府安全生产督查组莅漳检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