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清:最大水库快见底 闽江水急援抗旱 |
2009-04-30 |
|
福建在线讯 昨天下午,天空飘着毛毛雨,福清海口镇南厝村村民林依伯站在自留地里,祈盼雨下得更大一点。“春耕时节快到了,东张水库(石竹湖)都快见底了!”可老天不作美,林依伯一根烟还没抽完,雨就停了。
但有一件事让他比看到下大雨还高兴。福清闽江调水工程指挥部的工作人员正在附近勘察线路,他们将在沿线管网的排泥井中接出水管,用闽江水浇灌附近大片的土地。今年的大旱让福清多数水库库容达到“死水位”,但每天都有25万立方的闽江水源源不断流到福清抗旱。
福清最大水库 露出库底淤泥
东张水库不仅是福清城区及周边几个乡镇几十万居民的饮用水水源,还能缓解当地农业灌溉以及一些工业区的工业用水。但近段时间,宏路街道一些居民发现自来水管流出的水不像以前那么清澈了,一拧水龙头,流出来的水呈淡黄色,含到口中有一股土味。
后来,人们发现,东张水库里的水干枯了,连以前深埋在库底的淤泥都显露出来。“这样的情形好多年没有见过了。”家住东张水库附近的陈依伯说,“今年的旱情不一般啊!”
昨日,记者从福清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了解到,福清从去年11月至今年2月,累计降雨量仅6毫米,全市95座小(二)型以上水库中,有68座库容量已接近“死水位”。旱情导致该市一些乡镇大片果林、庄稼受旱。
“福清虽然有旱情,但目前还没有造成旱灾。”福清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一位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在这场大旱中,闽江调水工程发挥出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闽江调水发挥作用 有“旱情”无“旱灾”
昨天下午,闽江调水工程指挥部办公室主任陈泽芳和几位工作人员到福清龙田、三山龙高一带,对闽江调水工程龙高支线二期工程进行线路勘察,未来这个工程将把闽江水引到高山、东瀚、沙埔,甚至还引到平潭。前几年就已经建成的闽江调水龙高支线一期工程在今年的大旱中,给当地的抗旱带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东张水库的水确实枯得厉害,从今年1月13日开始,我们就开始用闽江水经自来水公司处理后,供应福清城区及部分乡镇市民饮用了。”陈泽芳介绍,为了防止出现长乐、连江等地闽江口饮用水取水口海水倒灌导致自来水变咸的问题,他们将福清闽江调水的取水口选在乌龙江大桥附近,离闽江口还有一定距离,另外,他们一般都选择在退潮时抽水,避免将海水直接抽上来。
记者了解到,福清闽江调水工程每天需要给城区及龙田等邻近乡镇供水十余万立方,另外福清龙江沿岸抗旱以及冲污,每天也需要十余万立方水。每天有将近二十五万立方的闽江水抽到福清“抗旱”。
陈泽芳还说,前不久大家最关心的东阁华侨农场缺水问题也得到解决,他们已向其输送了大约二十万立方的闽江水用于灌溉,目前农场的沟渠池塘中都已经装满了水。
另外,陈泽芳还告诉记者,宏路及石竹街道一些市民反映的自来水呈黄色和有异味的现象,目前,他们已协同自来水公司研究解决方案,就是把处理后的闽江经一个加压泵站处理后,通过原来的输水管网,往用户家中送水,目前具体操作方案正在进行中。
记者了解到,闽江调水无法供应到的地方,还有一些水库在保障着当地的饮用水和农业用水。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