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属国企大重组 将建5大集团-图 |
2009-04-30 |
|
N本报记者 欧阳进权 文/图
核心提示
昨日上午,由省外贸中心集团和福建天成集团重组合并的中国(福建)对外贸易中心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这成为我省首家成功整合重组的省属企业,并且拉开了省属企业整合重组的序幕。投资、能源、交通、华侨实业等四大集团的整合重组,已纳入了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组方案中,这4家集团有望上半年全部挂牌。企业界认为,省属企业的强强联合不是简单的合并,而是资源优化。整合重组意味深远,它将增强国企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牵引力、影响力和支撑力。
【重组初衷】 首个重组集团 不到2个月挂牌
中国(福建)对外贸易中心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外贸中心集团”)昨日在福州五四路国贸广场成立,这成为省属企业整合重组首家成立的企业,由原来的中国(福建)对外贸易中心集团和福建天成集团有限公司重组合并而成,它的成立标志着省属企业整合重组取得重大进展。
外贸中心集团董事长张忠说,从1月7日新班子到位并启动重组,到昨日挂牌,省属国企首家整合重组只用了不到2个月的时间。之所以能快速整合成功,除了重组双方的努力,更为重要的是去年10月底,省委常委会、省政府省长办公会研究通过了关于部分省属企业整合重组的方案。
记者从省国资委了解到,省委常委会、省政府省长办公会还对整合重组提出了要求:要切实提高对整合重组工作的思想认识,把思想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战略决策上来;要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的稳定有序,保证整合重组工作顺利推进;要做好广大员工的政治思想工作;要做好整合重组相关准备工作。
力争3户以上省属企业 明年进入全国500强
省国资委人士说,整合重组是为了进一步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企业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牵引力、影响力和支撑力,并提高国有资本集中度和运营效率。外贸中心集团董事长张忠认为,重组后的外贸中心集团能通过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增强企业综合实力,扩大国内外影响,将有助于打造引领福建外贸行业发展的大型外贸集团。
据统计,截至今年1月,19家省属所出资企业资产总额2282.45亿元,同比增长19.5%;净资产924.25亿元,比增13.5%。
按照规划,到2010年,我省铁路、高速公路、港口、煤炭、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资源类国有企业资产占省属企业资产总额的比重力争达到75%以上;有较大规模和竞争优势的冶金、交通运输、机械电子、石化等行业的企业。到2010年,力争3户以上省属企业进入全国500强,8户企业资产总额超100亿元,其中3户超500亿元。
【如何重组】 减少14家国企 设立5大集团
为了提高省属企业的集中度,我省计划将省属企业集团数量由原来的31家减少到17家。
外贸中心集团的成立只是拉开了我省国有企业整合重组的序幕。记者昨日了解到,我省已研究通过了关于部分省属企业整合重组的方案,按照该方案,省属国有企业整合重组后,我省将组建5大企业集团,它们分别是:投资集团、能源集团、交通集团、外贸集团和华侨实业集团。
外贸中心集团成立后,福建省属企业数量从31家减至30家,另外29家是福建石化集团、轻纺控股、省物资集团、冶金控股、省船舶集团、汽车集团、建工集团、煤炭集团、建材控股、中闽公司、华闽集团、华福公司、华侨投资、高速公司、福建
中旅、机电控股、省电子集团、交通控股、省商业集团、铁路投资、省乡企公司、省华兴集团、厦门经贸、华侨实业、省医药集团、三联公司、能源投资、省国投和国资公司。这29家企业将继续减少到16家,还需要减少13家省属国企。
截至目前,具体参与整合重组的企业仍未公布,不过由于5大集团名称已定,参与重组企业大致清晰。从上市公司已公布的公告来看,福建水泥的第一大股东福建省建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已确定与省煤炭集团合并重组,组建成福建省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记者也了解到,另外4大集团新公司班子配备已基本到位,省国资委则将省属企业的整合重组作为工作重点,正在做好新组建的5大集团资产、业务、机构、人员等整合组建工作,5大集团有望在今年上半年完成挂牌运营。
首个重组国企样本:整合坚持不裁员原则
重组后的外贸中心集团仍是国有大型外贸企业,拥有子公司35家,控股和参股两家上市公司,下属企业员工总共有5000多人,总资产50多亿元,净资产18亿元,注册资本11.6亿元。整合后的集团涉及进出口贸易、国际仓储运输、国内外商展、纺织品生产经营销售、酒店等多项业务。
国企整合重组令人关注,因为其中涉及众多的企业员工及退休人员。但在我省的国企重组中,外贸中心集团遵循三个原则进行重组———保就业、保平安和保增长,具体来说是在整合重组过程中坚决不裁员,不让国有资产流失,保持国企的发展潜力。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