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第三产业比重回升 内资企业发展亮点纷呈 |
2009-04-30 |
|
尽管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波及,福建省企业依然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省工商局最新统计显示,截至去年底,全省累计实有内资企业(含国有、集体、私营企业)262093户,同比增加12981户,增长5.21%;注册资金总额8722.53亿元,同比增长12.42%;企业质量也不断提高,企业结构、规模等均向良性方向转变。
去年,福建省企业产业结构继续调整,并出现新的变化。从户数看,第三产业比重一改往年下降的趋势,开始回升,且回升幅度较大。截至去年底,第三产业企业数量比重为74.05%,同比提高4.68个百分点;从注册资金分布上看,第一产业、第三产业注册资金比重增加,第三产业同比提高3.52个百分点。
个私企业快速发展
据省工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快速发展是去年我省内资企业发展的一大亮点。去年全省共登记一人有限公司14560户,同比增长37.59%。
去年,福建省私营企业注册总户数、新登记数和注册资金均出现大幅增长,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趋势加快,进一步成为推动整体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就业、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截至去年底全省私营企业户数达204975户,从业人员232.23万人,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分别实际增长11.97%、14.65%;注册资金总额5658.21亿元,同比增长37.95%。注册资金1亿元以上的私营企业有534户,同比增长59.40%;1000万至1亿元12922户,同比增长32.15%。全省私营企业户均注册资金达304.78万元,同比增长20.56%。
从行业分布看,私营企业主要集中在批发零售业、制造业、租赁与商务服务业。随着中央和地方政府支持、鼓励和引导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成效显现,现代服务业发展空间巨大,市场前景良好。 去年福建省私营企业户数增幅位居前三名的依次是建筑业、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同比增幅依次为21.72%、19.57%、18.50%。
农民专业合作社增长4倍多
福建省内资经营主体的另外一个亮点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异军突起,成为拉动农村致富、农民增收的生力军。
据介绍,近年来福建省各级工商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开展“登记扶农、商标富农、合同帮农、经纪活农”活动,大力扶持各地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截至去年底,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达1573户,同比增长431.42%;出资总额15.05亿元,同比增长405.03%;成员总数15584人。农民专业合作社分布较多的前5个行业分别为种植业、农产品销售、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农业生产资料购买、养殖业等。
担保投资业迅猛增长
在国家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情况下,产业资本和民间资本催生了一些民间金融辅助业的快速发展,有效地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截至去年底,全省实有内资担保公司690户,注册资金总额201.04亿元,其中,去年新设担保公司243户,同比增长了55.77%。全省实有内资投资公司4225户,注册资金954.51亿元,占全省内资企业注册资金总额的10.94%。其中,去年新设的投资公司有1155户,同比增长23%。投资公司的发展壮大,有效地引导投资资本流向国家鼓励和支持的朝阳产业,促进实体经济生产经营与资本运作的有机融合,促进中小企业迅速做大做强。
此外,福建省制造业平稳发展,全省实有制造业企业63148户,注册资金2286.58亿元,分别占全省内资企业总数的24.09%、26.21%;同比分别增长3.85%、13.08%。 (记者 赖文忠)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