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闽都民俗文化节让百姓过“文化年” |
2009-04-30 |
|
福建在线2月8日电(苏杰 刘琳)第二届闽都民俗文化节正在此间热烈进行。多姿多彩的传统文艺表演、异彩纷呈的传统民俗活动、“两马”同春闹元宵的热烈氛围,让福州百万市民欢度一个酣畅淋漓的“文化年”。作为全面展示闽都特有民俗和文艺样式的文化节,许多文艺节目是福州市在保护和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新近整理、推出的。除了舞龙、舞狮、秧歌、闽剧、评话、尺唱、十番等常见表演外,一批传统文艺表演样式也新鲜亮相,如亭江板凳龙、琅岐肩头戏、大鼓凉伞、渔翁戏蚌等。通过文化节,现代人了解了老福州人特有的、有趣有益的生活方式。闹元宵、打肉燕、打鱼丸、磨刀、补锅等传统民俗一一上演。“线面春”展示了制作面线和品尝长寿面、迎春面的民俗;“接春”展示了福清特有的接春、放米斗、迎春等习俗。2月8日开幕的“‘两马’同春闹元宵”,分设马尾、马祖两个会场。中国近代船政史专家、福州马尾造船厂党办主任林璎尧说:“闽都民俗节就是乡土教材,是对现代人进行艺术、习俗、美德等传统文化教育的课本。”第二届闽都民俗文化节1月26日开幕,将持续20天。在福州市所辖的五区八县(市)设了四十多个分会场,安排了近百项以展示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的民俗活动。(完)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