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福建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柘荣:“一把剪刀”创造亿元产值
1970-01-01
“柳城巧小风光好,满山药材半城刀。”漫步在柘荣垂柳依依的城区,不经意之间,叮叮当当有规律敲打铁器的声音就会从耳畔飘过,街头巷尾,刀剪作坊随处可见,与精致的小城风光融合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在这全省最小县的4万多人口的城关,有一半人从事与刀剪相关的行业。刀剪产业形成了柘荣富有综合竞争力的地方特色经济板块,在全国独树一帜。 继去年底《柘荣县剪刀企业标准》出台后,今年初以来,柘荣刀剪行业好戏连台:1月,经国家日用五金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评定,柘荣获得“中国刀剪之乡”称号,这是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县份;5月份,柘荣刀剪特色产业集中区破土动工;6月16日,在海峡西岸·环三都澳2008投资洽谈会上,香港东方实业有限公司与柘荣城镇集体工业联合社签订2200万美元的“刀剪研发项目”,柘荣剪刀产业由此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秉承传统 刀剪业蓬勃发展 有着300多年历史的柘荣剪刀是柘荣人除了太子参之外的又一个骄傲。有两句民谣可以说明它的历史地位。一句是在柘荣县城关溪坪街流传的“上街打剪刀,下街读书郞”,它形象地说明了柘荣剪刀在本土的兴盛;另一句是在外地流传的“浙江货郞担,柘荣剪刀帮”,它道出了柘荣剪刀在全国的知名。据溪坪街剪刀从业者林新潘回忆,当年他们经常肩扛剪刀四处叫卖,除了西藏,全国的各个地方都有柘荣的“打剪刀子”。 据《柘荣县志》记载,早在清雍正十二年,柘荣就有能工巧匠用土铁加钢刃锻打剪刀。清同治年间,柘荣的“袁合兴”、“林木兴”字号剪刀已颇享盛名。1975年,柘荣县剪刀厂成立,1990年改名闽锋剪刀厂。 1991年,在全国剪刀质量评比会上,柘荣剪刀将40层龙头布一剪到底,刀口坚度、锐利度等十项技术指标均获满分,其质量可与“张小泉”、“王麻子”等名牌产品相媲美,引起举座震惊,产品驰誉全国。 1992年柘荣剪刀厂因种种原因宣告破产。一大批拥有一技之长的技术工人下岗后,在党和政府政策的引导下,纷纷自己创业,开办民营剪具厂。一时间,柘荣剪具企业、作坊遍地开花。 扶持“小麻雀” 成就“中国刀剪之乡” “曾经辉煌一时的闽锋剪刀厂破产后,大家各自为战。由于这些小剪刀厂大多为手工操作,企业规模小,整个行业由一群‘小麻雀’支撑,使得刀剪企业扩大再生产缺资金,研发新产品缺技术,加上无序竞争,整个行业走入低谷。”柘荣县二轻总会会长袁伏延十分遗憾地说。 业内专家认为,柘荣刀剪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产品过于单一,产品低端,利润低下。二是主打产品为工业用剪,该品种在国内市场上占有率高,但价格低,而民用剪、外贸出口剪刀等中高档产品市场基本没有涉及。三是未建立行业协会,各企业采取竞相压价的办法争夺市场,造成无序竞争,生产刀剪无利可图甚至亏本。 痛定思痛,近年来,柘荣县因势利导,加大对剪刀行业的扶持力度。首先在资金上扶持,2006年县政府对县担保公司进行增资扩股,从而解决剪刀企业300多万元的流动资金贷款,这项举措使当年剪刀企业增产20%。再次,成立剪刀行业协会,将全县100多家剪具企业中的70多家发展为会员,加强行业自律。至此,各业主之间为抢占市场而亏本生产的现象再也没有出现。在协会的沟通协商下,县里在砚山洋工业区内规划50多亩,专门作为剪刀企业生产用地,使分散的剪刀企业适当集中。 永德利刀剪有限公司董事长袁茂财说,在政府的帮助下,公司引进了现代化的进口生产设备,产品质量达到国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2007年公司产值翻了一番。 同时在销售上学习浙江人经验,改变过去肩扛剪刀到处叫卖的传统,设立“中国剪刀网”,建成网上交易平台,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杂牌军”变为“正规军”后,剪刀从业者凭借传统工艺的技术和民营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灵活机动,在市场经济的汪洋大海中渐渐成长、成熟。 如今,柘荣剪刀传统与现代工艺完美结合,不仅保持了质量优势,还增加了电镀或珐琅等防锈层,而且发展了品种规格,从原来的两种发展到50多种,百年老产业重新焕发了盎然生机。 2007年6月,全国刀剪行业会议在柘荣召开,专家们评价:柘荣刀剪生产无论是量和质,都有突破性提高,其专业化水平高于四川大足、山东临沂等刀剪生产地,已具备成为刀剪之乡的实力。 2008年初,柘荣实至名归评上“中国刀剪之乡”。 未来五年 小剪刀要做大产业 为加快剪刀产业的发展,2007年9月,柘荣县成立“柘荣刀剪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出台《关于扶持柘荣刀剪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设立“一个平台三个中心”,即行业商务信息平台、研发中心、销售中心、配套中心;建设砚山洋刀剪生产集中区。县里下决心培育“柘荣刀剪”品牌,扶强做大龙头企业,以龙头带动产业发展,形成产业集群。 首先是设立刀剪产业发展基金。从2008年起五年内,全县刀剪企业税收构成地方级收入部分全部纳入刀剪产业发展基金,用于扶持刀剪企业产品研发、技术创新、人员培训,使企业保持良好的发展后劲。 其次是加强品牌建设。鼓励企业争创名牌,积极申报“柘荣刀剪”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从2008年起五年内,县政府对取得各项认证的企业给予补助,对创建名牌的给予奖励,每年开展刀剪质量评比和技术竞赛,设立刀剪产品创新奖和企业管理奖。 再次是扩大宣传,全力提升柘荣刀剪品牌形象。 如今,柘荣剪刀制作的传统工艺优势正逐步转化为产业优势,剪刀产业集群正在形成,小剪刀也要做出大产业。 (记者 刘益清 庄严 通讯员 郑延芳)
     相关链接
    ·福建省委"四个专题"调研组深入宁
    ·福建土楼永定客家土楼国际摄影大赛开镜
    ·今天福建大部分地区高温超过35℃
    ·福建省3台精品剧目将进京献演
    ·《国务院支持福建省加快海西建设若干意见》
    ·福建人游武夷可享受景区门票半价优惠
    ·7月11日至9月20日福建人游武夷山可享门票半
    ·福建师大学生暑期赴德化社会实践
    ·福建普通高招录取工作启动 咨询服务电话开
    ·福建省政府安全生产督查组莅漳检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