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州:社区居民防抗台风有妙招 治理“水害”成效初显 |
1970-01-01 |
|
29日,榕城依然持续降雨。记者发现,几年前受台风影响严重的社区在此次台风中都经受住了考验。社区居民防抗台风各有妙招。社区组织车库保卫队鼓楼区鼓西街道西湖社区一共有11个地下车库。3年前,“龙王”台风来袭时,社区里不少地方成了“泽国”,地下车库首当其冲。西湖社区党支部书记陈素芬告诉记者,“‘龙王’以后,我们就制定了一套防台风应急预案,每年台风来临时都要重点保卫地下车库。”陈素芬说。27日,西湖社区启动了这个应急预案。所有有地下车库的小区物业人员组成了“车库保卫队”,准备了许多沙袋、挡板和抽水泵,24小时密切关注小区里的水势,必要的时候筑起“沙坝”。家住卧湖路的林女士说,“到目前为止,几个小区的地下车库都没有出现内涝的情况,准备的大多数东西也没用上。”台江苍霞街道长寿社区颐景园负责车库管理的保安余先生说,2005年他在五四北路的一家物业公司工作,当年的“龙王”让车库的工作人员措手不及,不少车泡了水。颐景园附近虽然都是新建住宅区,但他感觉防内涝的意识增强了许多,有地下车库的小区的防患措施都十分完善。台风来临前准备好沙袋和抽水泵,保证地下车库的安全。转移危房和棚屋区居民对居住在危房和棚屋区的居民进行转移,是许多社区在台风来临前的重要工作。记者了解到,在近几年里,许多社区都设置了转移预案,在台风天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70岁的陈依姆住在上杭路122号,这是一座有着近百年历史的老房子,去年被认定为D级危房。考虑到陈依姆以及同厝6户17人的生命财产安全,28日中午前,陈依姆由社区工作人员送到了女儿家中,而其他的几户人家,大多都投亲靠友。上杭社区主任杨赛娥介绍说,社区多为老旧的棚屋区,房屋年久失修,3年前的“龙王”台风让社区积水严重。那次台风过后,社区借鉴了同类型社区的经验,对危房住户进行转移,其他居民在门口加设木板,把家中的电器、家具等物品搬上高处。 仓前街道龙峰社区居委会主任郑玉华29日告诉记者,社区内有200多户居民住在棚户区,这些房子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漏水现象。为了保证居民安全,社区工作人员前天下午走访了棚户区的居民。“我们一共劝离了12户居民。”郑主任说。社区也腾出了几间办公室,留给没地方转移的居民。28日晚,100多名鼓楼五凤兰庭社区的居民被紧急转移至五凤村地势较高的源龙境戏台过夜。29日,这些居民已全部回到自己的家中。 治理“水害”成效初显“这次台风来,社区里有些地方还是有积水,但与3年前比起来,真是好多了。”29日下午,鼓楼温泉街道东大社区居委会主任宫国珍开心地告诉记者。“龙王”台风袭击榕城时,东大社区外运车队宿舍成了“泽国”。“小区里的积水都漫过了肩膀。”宫国珍说起那时情景,仍心有余悸。有了龙王的“教训”,大伙都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好好治治小区里的“水害”了。“去年10月,我们整平了外运车队宿舍的路面,改造了下水道,并在小区门口准备了六七十个沙袋常年‘伺候’。”在大伙的努力下,治理“水害”成效初显。“这次社区里的少数地方还有一点积水,但不像以前水漫得到处都是了。”宫国珍说。台风来时,外运车队宿舍的居民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了。(记者 王威 王杨林 赵慧 徐强 汪炜娜 李锦清 张元海 张剑锋 陈坚)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