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厦大首次扩大对台招生 台胞父子同考厦大(组图) |
1970-01-01 |
|
56岁台胞吴如明昨日与儿子(右)一同报考厦大。
(记者黄洪波满丽通讯员李静)“我身体不好,肚子太大,需要学中医好好调理调理。”昨日下午,厦大对台单招报名现场,台胞吴如明一张口就吸引了众人的目光。56岁的他,成了今年厦大对台单招年纪最大的考生。此次,他将和儿子一起考试。
午后,气温异常闷热。开始报名的时间是2点半,厦大南光5号楼三楼的小教室已熙熙攘攘。风扇和空调双管齐下,但多数人还是汗流浃背。100多名考生自觉在教室排成“S”形。吴如明父子早到,排在队伍的前面。
吴如明来自金门,在当地经营旅行社和酒店,今年11月份,他即将当上外公。然而,年过五旬的他忽然觉得,钱赚得差不多就可以了,剩下的时间要好好关心家人和身体。于是,他把金门的旅行社卖掉,酒店等交给哥哥打理,带着儿子来大陆潜心求学。去过苏州、湖南等地,觉得那里吃的太咸、太辣、太甜,气候也不适应,转来转去,吴如明觉得还是厦门好。
吴如明说,肥胖、过敏、失眠以及忧郁是困扰台湾的四大问题,西医只能治标,中医才能治本。他觉得中医的前景很大,选择学习中医。但是儿子却对此没有什么兴趣。他让儿子在厦大学了三个月的针灸,不料儿子学出了兴趣,甚至还动手帮老爸扎针。今年,父子俩决定一起报考。
记者在确认现场看到,报考者的年龄参差不齐,最大的56岁,最小的17岁,还有一对母女也一同报考。除了在闽的台生外,一些考生特意从上海、苏州、广东等地赶来。在报考台生中,有人已经考上了北大、上海大学等高校,还有一人甚至考上了中国政法大学的研究生。他们表示,更希望来厦大求学。
“今年厦大首次扩大对台招生规模,除原来的中医外,增设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新闻传播学两个专业。”早早就来到现场的厦大招办主任詹心丽说。相似的气候和风俗、两岸三通的前景以及厦大的招牌成为台生热捧厦大的原因。最终有105名考生现场确认报考,报考人数远超往年。
这对父子昨日成了新闻人物。儿子吴语农说,和父亲一起考试,多少会有些压力,不过入学的话,应该不会在一个班里。相较于儿子的冷静,吴如明显得更激动,他说祖国对自己非常重要,现在终于回来了,以后他还要捐建希望小学,回报社会。说到这里,他哽咽了。这份远归游子的心情,可能只有当事人才能体会。
厦大招生办主任詹心丽: 如可能将扩大对台招生专业
来得最早,走得最迟。尽管现在正处在招生最繁忙的季节,但厦大招生办主任詹心丽还是亲自来到对台单招报考现场。记者一波又一波围着她,而她却始终站立着,或认真倾听,或款款作答,自始至终一丝不苟,滴水不漏,很符合她目前担当的职位。
问:为什么今年报名的人数远超往年?
詹心丽:一是扩招。今年,除了中医学专业外,厦大还增设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新闻传播学专业。如可能,未来对台单招将考虑扩大法律等专业。
二是准备工作充分细致。除了厦大招生办网页,我们还通过一些大媒体、台商协会发布消息,同时向国内一些台生比较集中的学校投递招生简章。因此今年共有170多人参加网上报名,最终有105人现场确认,其中报考新闻传播学的有31人,中医专业的有33人,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有41人。报考人数远超往年。
三是两岸关系良性互动、厦大的优势和文化积淀以及厦门的区位。厦大单独招收台湾学生始于2003年,是省内8所获准对台单招院校之一,也是全国惟一一所对台单招的部属重点大学。目前共有在校台生240人。在台生培养方面更有针对性。
问:会对台生单独开班吗?
詹心丽:国贸专业会单独开班,另两个专业如果报考人数达到一定数量,也会考虑单独开班,进行个性化的培养。学校将对台生同等收费,国家和厦大也有专门面向台生的奖学金。对台招生没有招生人数限制,以考生笔试、面试成绩为录取依据。
问:台生在这边要学几年?
詹心丽:中医学专业的学制是5年,新闻和国贸是4年。但我们的学习年限很灵活,为3-6年。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学生可以休学,只要在规定年限完成学业就可以。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