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一处"世遗",厦门鼓浪屿? "土楼"申遗成功引热议 |
1970-01-01 |
|
老别墅是鼓浪屿得天独厚的资源。常海军 摄
(记者莫家彦实习生王珊珑)本月上旬,“福建土楼”在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引起了福建全省媒体的蜂拥报道。如今,福建已经有了武夷山、土楼两处世界遗产地,那么,第三处将花落何处?其实,自从土楼成功申遗起,厦门包括省内其他城市的许多市民就在博客、论坛上展开了热议,鼓浪屿成为第三处“世遗”的大热门。
21日深夜,在福建在线的“海峡博客”里,博友“闽南野史”发表了一篇题为《厦门亲戚搞出两个“世遗”》的文章,该文观点独特,点击率很高,许多网友由此将厦门与“世界文化遗产”联系起来,大家的神经都被一个共同的名字牵扯———我们的鼓浪屿。
其实,早在19日,一位厦门市民出游丽江时就在一个论坛上发表了帖子称,他发现丽江古城在艺术性、工艺性方面都比不上鼓浪屿。“鼓浪屿的建筑和人文气息绝对是近代中国的奇迹。”该网友以10多天前土楼成功申遗为契机,发表了“何时申报鼓浪屿为世界遗产?万民上书!”的感慨。
几经周折,记者昨天下午终于联系上“闽南野史”,即侯先生,与其谈起鼓浪屿申遗话题。侯先生给记者推荐了自己去年写的另外一篇文章《鼓浪屿老建筑是闽南文化的结晶》,全文深刻地分析了鼓浪屿老建筑群的巨大历史价值。在文章的结尾,他希望社会各界能以历史、人类学为基础,认真探索鼓浪屿老建筑深层次背景与思想,详细调查现有的实物与史料,如实整理、补充出申请世遗的文字资料。
“假如鼓浪屿要申遗,我会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昨天下午,厦门鱼骨画艺术家林翰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之前制作的关于鼓浪屿题材的鱼骨画被抢购一空,自己目前正在构思制作100幅收罗鼓浪屿风貌、人文的系列主题作为珍藏品,假如能对鼓浪屿申遗有所帮助,将会贡献出来,这是自己作为一个老鼓浪屿人的一番心意。林翰冰认为,鼓浪屿申遗最大优势是建筑和钢琴两大特色。
○专家说法
龚洁:有潜力但道路漫长
“鼓浪屿要申报‘世遗’,可以用‘路漫漫其修远兮’来形容。”厦门文史专家、民俗与建筑专家龚洁告诉记者,鼓浪屿申报“世遗”有潜力,但路途漫长。
目前鼓浪屿上已经有13栋别墅成为国家级文保单位。市文化局、市规划局也已经着手进行扩大鼓浪屿老别墅文物保护范围的工作。“反过来看,鼓浪屿上面还有很多与原有整体风格与文化氛围不相符合的新建筑,它们的存在很突兀也很不协调,按照‘世遗’的申报标准,它们都不符合要求。”
龚洁说,尽管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但鼓浪屿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却是不容置疑的。“包括国家文物局也认为,鼓浪屿老别墅的形态、种类,以及中西文化的结合,这些特点放眼全世界只能在鼓浪屿找到,再没有第二处。”
(龚冉)
洪明章:看好鼓浪屿申遗
“我相信鼓浪屿要是申遗肯定能成功!”“怀旧鼓浪屿”博物馆的创始人洪明章老先生如是说。洪明章认为鼓浪屿早就应该申遗了,因为它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鼓浪屿历史悠久,还具有非常深的文化底蕴、人文气息和让人叹为观止的各国建筑。”
洪明章老先生是一名台商,目前他是海峡两岸博物馆和“怀旧鼓浪屿”博物馆的创办人。他从台湾到厦门收集民俗文物已近10年,共收集了3万多件物品,在“怀旧鼓浪屿”展出的是其中的2000件物品,这些物品大多是从一些鼓浪屿的老房子里收购而来的。
(莫家彦王珊珑)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