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莆田城厢区创新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机制 |
1970-01-01 |
|
“以前,村里的财务我们不太明白,现在大家只要随时点击‘城厢预防腐败网’,各村每月的财务开支就一目了然。”7月15日,莆田市城厢区东海镇东海村村民蔡开清一边熟练地操作鼠标,一边指着电脑屏幕上显示的村财列支表告诉记者。
村财收入多少?钱都用在哪里?农村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的管理,历来是农民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农民群众对村里“家底”不明,集体资金管理混乱、资产资源处置不当等现象颇有微词。
为有效破解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难题,近年来,城厢区从创新体制机制入手,探索出“三资”管理的新路子,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去年底,中央纪委还在《研究动态》上推介了该区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工作的做法。莆田市纪委也在推广该区创新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机制的经验。
村账委托代理:资金管理触角向村民小组延伸
7月3日,是城厢区霞林街道办事处村账委托代理办公室的报账日。街道经管站工作人员坐在办公桌前,详细地审核上月要报销的单据。“这张单据没写明用途,不能下账!”经管站徐金宣对一张352元多的发票提出异议。尽管报账员一再解释,但徐金宣还是在发票上盖了“不予报销”章。
以前,该区各村村账公开在实际操作时,出现了村务、财务公开内容不全面、不具体,有意搞半公开、假公开的现象。为改变这种状况,2005年,城厢区各镇(街)即成立“村(居)集体‘三资’监管服务中心”,下设村账委托代理办公室,在莆田市率先全面实行村账委托代理制度。全区119个村(居)取消电脑和出纳岗位,只设1名报账员。各村账委托代理办公室对村(居)账目实行“统一财务制度,统一账簿设置,统一审核登记,统一财务公开,统一建档管理”。
2007年,在全面推行电算化管理的基础上,“村账代理”又开始发展为“组账托管”等。今年,区里出台了《城厢区村民小组集体财务委托代理制度》,对全区1040个村(居)民小组账目进行全面清理,把有经济往来的村(居)民小组集体财务列入村账委托代理,延伸了村级资金管理的触角。
区里还要求,村(居)集体经济组织对外投资业务实行集体决策,大额投资项目须经村(居)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后才能生效;全区实行村办集体企业资金收支情况年度审计制度。截至目前,全区村(居)民小组账目已全部纳入村账委托代理办公室代理,各村账委托代理办公室代管村(居)民小组集体资金410万元,对违反规定设立的账户予以撤销归并。常太镇党城村村民郑光明说:“集体资金未实行委托代理前,村里账务即使公布在公开栏,村民也觉得有电脑腻;通过实施村账委托代理,真正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群众更放心了!”
实行村账委托代理,农村财务管理不规范和随意性大大减少,非生产性开支明显压缩。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以来,全区7个镇(街)共退回不规范票据计641.78万元,减少不合理开支59.88万元,减少集体非生产性开支197万元。
招投标全程监督:为集体增收节支1115万元
2007年7月16日,城厢区灵川镇“镇村委托招投标”办公室吴其伟,把太湖村95亩养殖场的招标公告分别发布在湄洲日报、城厢预防腐败网、该镇15个村的村务公开栏上。
公告5天后,该镇“招投标委托办公室”如期召开招标投标会,经过13家投标单位的激烈竞价,最终中标价格达28.8万,一下子为村集体增加收入17万多元。太湖村民们高兴地说:“往年在村里招投标,只是做做模样,但现在不一样了,那些想走歪门邪道的人没有机会了,这个做法真好啊!”与此同时,灵川镇村集体资产监管办公室还要跟踪所得资金使用情况。
“不管工程大或小,不管质量好不好,恐怕干部吃不少。”以前,村集体资产流转“雾里看电脑”,常遭群众这样的议论。2006年11月始,城厢区全面推行镇村招投标委托制度,除已纳入市、区招投标平台运作的项目以外,对各镇(街)、村(居)使用国有、集体资金,物资采购单项金额在5000元以上或批量金额在1万元以上,工程项目造价3万元以上,以及所有的产权交易项目,全部进行委托招投标。
招标前,镇村招投标委托办公室将招标规模、预算价等情况在市委党报、城厢预防腐败网等载体发布,最大范围调动投标人参与竞标;评标过程实行电子设备全程监控;中标后,通过区、镇、村三级联审及时公示中标结果,接受社会监督。
2007年8月,由华亭镇招投标委托办公室规范运作,经过27家投标单位的激烈竞标,霞皋村旧房拆除后材料回收的中标价格为每平方米8.39元,直接为村集体增加收入近2万元。旧房拆除工程的顺利委托招投标,不仅揭开霞皋村新农村建设的序幕,还赢得了群众的大力支持。
据了解,实行镇村招投标委托制度以来,该区7个镇(街)开展招投标委托项目74宗,为集体增收节支1115万元,其中工程类项目49宗,节约资金718万元,节约率为22%;资产处置类项目21宗,增加收入392万元,增收率为38%;采购类项目4宗,节约资金5万元,节约率为8%。
集体资产资源:动态监管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7月10日,是城厢预防腐败网站更新固定资产管理台账、资产资源分布图的日子。这天,网站管理人员准时把各村(居)经过四级审核的固定资产管理台账、资产资源分布图在城厢预防腐败网上更新,以让群众和相关部门及时通过网络动态监管集体“三资”。
如今,城厢区农业局经管站站长郑文火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进入“城厢预防腐败网”。前一段,他在浏览中发现霞林街道霞林村账面上有一个月的收入明显偏低,立即拨通电话询问,得知村里5间店铺有2.8万元租金收入没及时入账。他马上要求给予入账。
为盘活集体资产,从2007年开始,城厢区对全区119个村(居)集体资产(资源)、债权债务全面清理盘点,并对原有的资产(资源)管理制度进行梳理,制定出台了《城厢区加强和规范村(居)集体资产(资源)管理“八项制度”》,对村(居)集体资产(资源)产权界定、产权登记监督问责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对集体产权处置、变动进行了规范。
与此同时,区里依托城厢预防腐败网,建立账、表、图“三位一体”的电子台账,将各村(居)集体资金使用,资产、资源分布、处置等情况进行全面公开,并实行村(居)集体资产(资源)季度报告制度。监管办公室根据增减情况随时更新,实现对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的微机动态管理。
截至目前,城厢区村(居)核增盘存实物4062.9万元,核减债权265.23万元,核减债务224.85万元。通过实行村账委托代理、镇村招投标委托、集体资产资源监管等三项制度,该区构建了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较好地实现了管账、管钱和管物的有效对接,有效破解了农村基层“资金、资产、资源”(三资)管理难题,在充满希望的田野上筑起一道防腐之墙。 (陈建平 易振环 林清华)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