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福建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海鸥"袭击中国东南沿海 闽浙防抗有力未见人员伤亡
1970-01-01
福建在线福州7月19日电题:“海鸥”袭击中国东南沿海地区 闽浙防抗有力未见人员伤亡 新华社记者涂洪长 康淼 来建强 在福建上空“侵袭”8个多小时后,“海鸥”于19日凌晨“飞”入浙江省境内。预防措施到位的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没有再让“海鸥”肆虐。截至记者发稿时,闽浙两省还未发现因台风造成人员伤亡的报告。 今年第7号台风“海鸥”于15日14时在菲律宾洋面上生成,之后一路“来势汹汹”向西北方向突进。17日21时40分,在海上集聚了巨大能量的“海鸥”在台湾宜兰县南部登陆,瞬间而至的狂风暴雨给一向防抗台风训练有素的台湾带来严峻考验。 “海鸥”过境台湾后由台风减弱为强热带风暴,逐渐向闽北浙南沿海一带迫近。在经历海上1000多公里的长途奔袭之后,18日18时10分,近中心最大风力10级的“海鸥”再次在福建省霞浦县长春镇沿海登陆。记者看到,裹挟而至的黑压压的乌云低悬在霞浦县城头,呼啸的海风把居民的玻璃窗吹得阵阵作响。 “海鸥”登陆后不到一小时,霞浦县境内雨势逐渐增强,霞浦通往外地的高速公路、国道及海上客运航线等交通线路全线封锁。 “‘海鸥’在近海生成,移动速度快,7级风圈半径达到300公里,在福建的任何一个点登陆,都将覆盖整个福建省,由此带来的强降雨将对福建造成较大影响,这要求防抗工作务求迅捷严谨。”福建省防汛办副主任吴金塔说。 从17日17时至18日“海鸥”登陆前,福建省气象台连续发布6次台风黄色预警信号,各地、各部门纷纷落实防台预案。“海鸥”影响浙江省正值大潮汛期间,易发生风、雨、潮三碰头现象,加重对浙江省的危害,为此浙江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在17日20时启动防台II级应急响应。闽浙两省的防抗台风工作一切从“人”出发。 “浪这么平,又没有下雨,怎么不能回渔排?”18日16时许,宁德市蕉城区三都澳青山海域的渔排养殖户杨善保,面对预备役官兵和镇干部的动员,迟迟不肯登船上岸。 “现在风向又回南了,可能正面袭击三都澳,必须立即转移!”眼看“海鸥”即将袭来,三都镇党委书记蓝挺佳一声令下,果断采取措施,将其强制转移到巡逻船上,送到安全的陆地。 “海上人员安全是受台风威胁最大的,组织转移一定要超前部署,一一落实。”蓝挺佳说。 “海鸥”登陆之前,宁德市总计有1.1万多艘船只及时回港避风,1.5多万名渔排养殖人员被转移到安全地带。一位来自浙江省苍南县的渔工告诉记者,正因为宁德方面在台风登陆前及时告知所有附近海域作业船只进港避风,才躲过强热带风暴“海鸥”一劫。 宁德市蕉城区三都澳80岁的黄水花老人在台风登陆前一天从低洼地带的房屋被转移安置到市区安全地带,老人说:“我们受灾群众在这里有饭吃、有衣服穿、有地方可以住、有干净的水喝、有病还能及时医治,是享了党和政府的福。” 从18日开始,受“海鸥”影响,福建、浙江等地普降暴雨,并伴有大风。为避免台风对民众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失,闽浙两省大规模转移危险地带群众超过40万人。 宁德市委书记陈荣凯说,由于多方联动,多策并举,台风登陆宁德市霞浦县长春镇后,宁德市百万群众“有惊无险”,没有一人因灾死亡。 台风虽然已经过境,但福建省防抗暴雨的各项工作并未松懈。福建省委书记卢展工18日晚要求,当前各级干部仍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使预案得到有效落实,要根据降雨情况,严密监测可能发生的滑坡等次生灾害,及时转移群众。(完)
     相关链接
    ·福建省委"四个专题"调研组深入宁
    ·福建土楼永定客家土楼国际摄影大赛开镜
    ·今天福建大部分地区高温超过35℃
    ·福建省3台精品剧目将进京献演
    ·《国务院支持福建省加快海西建设若干意见》
    ·福建人游武夷可享受景区门票半价优惠
    ·7月11日至9月20日福建人游武夷山可享门票半
    ·福建师大学生暑期赴德化社会实践
    ·福建普通高招录取工作启动 咨询服务电话开
    ·福建省政府安全生产督查组莅漳检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