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尽职尽责 福建各地各部门全力防抗“海鸥” |
1970-01-01 |
|
面对今年第7号台风“海鸥”,福建省各地各部门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省防指的部署,全面启动预案,全力做好各项防御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海鸥”登陆霞浦长春镇之前,宁德市委书记、市长就已分别在霞浦县防汛办和长春镇坐镇指挥。“海鸥”登陆前10个小时,长春镇157个渔排和795艘渔船的人员已提前撤离上岸;12个地质灾害点涉及人员1088人和低洼地带居住人员339人,也转移到安全地带。宁德市领导要求霞浦沿海乡镇所有干部,在警报解除前要24小时坚守一线,严密防范泥石流、山洪等灾害的发生,确保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此前,宁德市先后6次召开会商会和电视电话会议,就全面防抗作出部署,决定全市各级各部门取消双休日,全力做好防抗台风工作。全市还组织抢险队伍839支21881人,储备防汛抢险舟58艘、橡皮艇12只,机动救生船44艘,以及编织袋、草麻袋、救生衣、救生圈等抗台风物资。
福州沿海地区17日全面启动防台风预案,抓紧落实渔排老弱妇幼人员撤离上岸工作,组织渔船回港避风,做好沿海港口、码头、渡口、工地、居民区、海滨浴场、旅游景点等防大风大浪准备和设备加固工作。针对“海鸥”可能带来强降雨,福州市科学调度,排空内河,腾出蓄水库容;八一、登云、过溪等上游3座水库从前天中午开始泄洪腾库,将库容增加到最大,以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莆田市防指认真落实省防指部署和指令,截至18日,防汛责任人已全面上岗到位,靠前指挥,挂点领导也已深入挂钩点指导防抗工作。各级效能监察部门从下而上倒督查,确保各项防抗措施落到实处。防汛部门及相关单位,乡镇、村居干部,坚守值班岗位。
泉州市迅速启动防台风预案,实施二级响应,重点落实崇武以北沿海渔排上老弱妇幼人员撤离上岸和出海渔船回港避风工作,同时加强对水库、堤坝、地质灾害点、沿海码头、简易房屋等危险区域的巡查值守。
厦门市突出防暴雨工作,将全市39个洪涝灾害点作为市级督查重点,正式下文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完成时限以及整改要求,确保防台风安全。
漳州市启动防台风预案,重点加强海上防台风工作和水利工程的巡查守护,切实做好防强降雨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各项工作。
18日,南平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要求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到岗在位,尽职尽责,把工作做细做实,特别要高度防范因台风和强降雨造成的山洪、塌方等地质次生灾害的发生。
省教育厅要求台风期间所有仍在上课或举办培训班、补习班的学校必须调整课程安排,实行停课;对暑期留校学生加强管理,尽量减少师生外出,确保在校师生安全;大学新校区各高校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重点加强防汛排涝工作,对易产生洪涝灾害部位加强巡查。
省卫生厅要求各地结合本地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防范及卫生应急工作,一旦发生险情,要及时有序地组织职工和病人安全撤离危险地带。值班人员要到岗到位,保持通讯畅通,灾情发生后要及时报告灾情和救灾防病工作。
省食品药品监管局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省药监系统组织执法应急小分队深入沿海的渔村、港口、码头、工地等帮助做好人员转移、药品储备等各项准备工作;督促药品企业做好在建厂房设施加固,加强药品仓库等重点部位的巡查值守,确保工程、人员和药品安全。
省农业厅要求各级农业部门尤其是沿海地区农业部门做好人员和物资转移工作,高度重视台风对农业生产可能造成的影响,及时收集、核实和反映有关信息。
省国土资源厅要求各地加强对易发地质灾害危险区域的巡查、排查,加强对隐患点和危险区域的监测,及时将降雨等信息和防灾要求通知到乡镇、村及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灾责任人、监测人、村级协管员和危险区内的群众,尽最大努力减少损失。
福建海事局于17日23时发布防台风通告,宁德、福州、莆田海事局辖区进入防台风红色预警。“马尾—马祖”两岸海上直航航线17日10时关停,平潭岛、西洋岛和嵛山岛的渡口、渡船也已全部关停,港内生产作业船舶已停止作业,连同危险品船舶等重点船舶进入防台锚地避风,无动力船舶和修造船舶已按照海事部门要求加强防台风锚泊和加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