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福建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font class=PreviewTitle>误为蚊虫叮出小红疙瘩 宝宝竟是毛细血
1970-01-01
近日,有家长向广州日报报料称,其孩子身上长出小红疙瘩,原本以为是被蚊虫叮咬的,没太注意,没想到小红疙瘩越长越大,最后到医院一查,竟然是广州细血管瘤!记者昨天(17日)从广东省第二人民医 院也获悉,入夏以来,前往该院就诊的婴幼儿毛细血管瘤患者增多,平均每月三十来个,其中竟有四成被家长当成蚊虫叮咬的红疙瘩或胎记。 “红疙瘩”长得快4个月广州住眼 1岁的广州男孩光仔(化名)几个月前上眼皮长了一个鲜红色的小疙瘩,表面像杨梅一样有很多细小颗粒。 家长以为是蚊子叮咬的,没放在心上。没想到4个月来,小疙瘩越长越大,近日到医院就诊时竟然已覆广州了孩子的眼睛和眉毛一角。省二医核医学科主任范义湘介绍,光仔被确诊为杨梅状毛细血管瘤,医生在瘤子表面贴上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磷32的药物进行治疗,方才控制住疯狂生长的瘤子,使其萎缩。 婴幼儿中血管瘤发病率较高 “血管瘤在婴幼儿中发病率较高,新生儿中有2%-5%发病,其中以毛细血管瘤最多,也最容易被忽视。”范义湘说,这种瘤子出现之初有较小的鲜红色杨梅状瘤和面积较大的紫红色海绵状瘤之分,通常生长速度很快。 范义湘说,近期来就诊的患儿最大的两岁,最小的只有几个月,血管瘤多出现在头面部、四肢。他分析,夏天孩子穿得少,容易暴露出来,但因瘤子生长初期与蚊虫叮咬的红斑或胎记很相似,因此容易被忽视。有些家长直到血管瘤被孩子挠破出血,发生感染后才来就诊。 医生提醒,家长应注意区别两岁以下婴幼儿身上长出的红斑或红疙瘩。若颜色鲜红、凸出皮肤表面,疙瘩、红斑表面凹凸不平,且面积不断增加,应及时到医院就诊。(记者任珊珊 通讯员宋忠雷)
     相关链接
    ·福建省委"四个专题"调研组深入宁
    ·福建土楼永定客家土楼国际摄影大赛开镜
    ·今天福建大部分地区高温超过35℃
    ·福建省3台精品剧目将进京献演
    ·《国务院支持福建省加快海西建设若干意见》
    ·福建人游武夷可享受景区门票半价优惠
    ·7月11日至9月20日福建人游武夷山可享门票半
    ·福建师大学生暑期赴德化社会实践
    ·福建普通高招录取工作启动 咨询服务电话开
    ·福建省政府安全生产督查组莅漳检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