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福建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中国全面推进第二次农村重大产权改革
1970-01-01
福建在线南昌7月15日电 题:中国全面推进第二次农村重大产权改革 新华社记者 沈洋 林艳兴 中国政府14日公布了《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将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这是1978年中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中国农村进行的又一次重大产权制度改革。 中国林业局局长贾治邦认为,这一改革对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是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一项战略举措,也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必然要求。 “18亿亩耕地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43亿亩林地却没有解决13亿人的用材问题,更没有满足社会对生态的需求。”近年来,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多次表示忧虑。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69%,其中林业用地面积为2.8亿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27%。全国2300多个县级行政区域中,1500多个在山区。 但长期以来,中国林业发展难以满足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要,林业仍然是国民经济链条上的弱势产业。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就是在保持林地集体所有制不变的前提下,把25亿多亩集体林地的使用权交给农民,让农民依法享有对林木的所有权、处置权、收益权,实现“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 福建、江西两省先后于2003年和2004年开始探索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明晰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通过折股量化、股权到户或以人口、农户为单位均分、均包等形式,把集体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明晰到户或其他经营主体。 在先行改革的福建、江西等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已使当地山区林区乃至整个农村发生了深刻变化,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林改后,农民成了山林的主人,开始敢于向山上投资,舍得向林业投入,造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显著提高。 自2005年造林突破330万亩后,江西全省造林面积连创新高,2008年将突破500万亩,森林案件和森林火灾大幅度下降。林改后,江西共有78个县开展了林权抵押贷款业务,通过抵押3378宗74万亩林地,获得贷款23亿元。 在林权改革制度试点过程中,中国政府不仅让农民获得了集体山林的使用权,而且将山林使用权作为一种可自由自主交易的生产要素,通过建立林业要素市场即林业产权交易平台,发挥市场在林业生产要素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快林业要素的流通,最终实现林业资源增长。 位于革命圣地井冈山下的江西遂川县于2005年底建立林业要素市场。林权交易大厅是遂川县林业要素市场的核心部分,多数林权流转交易都在这里进行。嵌入墙内的显示屏上滚动显示着转让的挂牌信息,让人想起股票交易大厅里的荧屏。 “建立林业要素市场后,流转透明公开,信息对称。林农们有了自主权,乡村不再收取任何费用,山林租赁的价格高了很多,林农的积极性高了,流转更频繁。”遂川林业局局长刘礼河说。 目前,江西已有38个县市建立了林业要素市场(产权交易中心),已交易山林3598宗、面积65.29万亩,交易金额达11.13亿元。 对江西林改进行过多次调研的中央党校教育长李兴山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由承包制推进到了全面的产权改革,由单纯的农村改革推进到了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它实际上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又一重大突破。(完)
     相关链接
    ·福建省委"四个专题"调研组深入宁
    ·福建土楼永定客家土楼国际摄影大赛开镜
    ·今天福建大部分地区高温超过35℃
    ·福建省3台精品剧目将进京献演
    ·《国务院支持福建省加快海西建设若干意见》
    ·福建人游武夷可享受景区门票半价优惠
    ·7月11日至9月20日福建人游武夷山可享门票半
    ·福建师大学生暑期赴德化社会实践
    ·福建普通高招录取工作启动 咨询服务电话开
    ·福建省政府安全生产督查组莅漳检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