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厦门公布152个新地名 鹭岛大道冠军路抢眼(图) |
1970-01-01 |
|
鹭岛大道。(王协云 摄)
“冠军路”神气,“新驿路”古朴
福建在线讯 (记者 李晓平)昨日,市民政局公布了鹭岛大道等152个新地名,这是今年我市首批也是去年以来规范后公布最多的一次新地名。152个地名中,包括77条道路名和75个居民点,遍布我市各区,符合“村改居”社区建设后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需要。 接下来,我市将在观音山片区、湖边水库片区、后溪新站片区命名新地名近百条。 取名“鹭岛”,因其跨越大半个厦门 据市地名办介绍,这152个新地名中,大部分是以当地地名来命名的,便于大家记忆,有亲切感,而且保留其纪念意义。如“鹭岛大道”,这是此次新地名中涉及范围最广的一条大道,北起枋钟路、集美大桥,沿环岛东路、环岛南路内侧,经天圆大桥、仙岳路、前埔南路,地下穿会展隧道、云顶南路黄厝隧道、金山寨山隧道、曾山隧道、狮山隧道,西南出地面接演武大桥,几乎跨越了大半个厦门,位置重要,故用我市的别称“鹭岛”来命名。又如“凤美路”、“叶厝里”、“浒井东里”等都是以原来凤美村、叶厝村、浒井村等地来命名。 有的街道根据原有当地地名,再派生出新地名。如“局中街”是其原有地名,由此派生了局口西街、局口西二街、局中北街、局中南街等新地名。派生街道根据群体化、序列化进行。如“凤林路”、“凤田路”、“凤安路”等,就是根据群体化进行;序列化则除了如“祥吴一路”、“祥吴二路”、“祥吴三路”等用数字命名,还包括“甲乙丙丁”、“东西南北中”等序列,或者古诗词等。 因设乒乓球训练基地,取名“冠军路” 新地名中,也有的根据当地标志性景点、基地等来命名的。最明显的就如“园博大道”,它位于园博苑内,根据园博苑命名;又如“普陀北路”,位于开元街道内,北起万石路多肉植物区,南至南普陀北,根据南普陀命名。 还有“南山冠军路”,北起南山西路,西南延伸至湖里马峰山。据了解,之所以取名“冠军路”,是因为在湖里街道的马峰山附近建有中国乒乓球训练基地,乒乓球项目是国人为之骄傲的体育项目。 有的道路根据地形地貌来命名,如“浔江二路”、“浔江三路”是根据浔江海域命名;“印斗路”则由于其经过印斗山而得名。还有的以当地居民擅长从事的行业来命名,如“打棉街”;“八一路”,则是由于当地曾经有过驻军等。 因三峡移民,故取名“白岭”路 最有意思的要属根据历史典故、事件来命名的道路了,如“新驿路”,其位于后溪镇石星二路南,西起新田路,东至苎溪路。据了解,由于该地很早之前是个驿站,老百姓送信也必经此地,而且该地又与周边的新村相邻,所以有“新驿”之称。“后祥路”位于新阳街道旧时后祥保内,西起规划路东孚南二路,东至惠佐社海新路,在民国时期的保甲制度里,该地属于“后祥保”的范围,故按历史地名来命名。 还有“白岭路”,位于后溪镇石星二路南,西起东岭路,东至新岭路。因为“村改居”前的东岭村居住着三峡白戴村过来的移民,故取名为“白岭”;“乐安东里”、“乐安西里”、“乐安南里”这组道路的命名,则是由于其位于集美侨英街道孙厝社区,而孙厝早期又名“乐安”,故此得名。 此外,还有个别道路的命名是根据民间约定俗成的叫法而命名,如“大井脚里”、“草仔市里”、“双观里”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