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福建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如果没有了寿山石”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不容忽视
1970-01-01
  - 本报记者何光锐   最近,一位朋友向记者提出个问题:“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是寿山石呢,还是寿山石雕?”   “当然是寿山石雕了”,记者耐心地向他解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是各民族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技能,以及跟这些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等。寿山石雕就是福州地区所特有的一种传统手工艺技能。”   “那么,如果哪一天没有了寿山石,还会有寿山石雕吗?”   这位朋友紧接着的另一句提问,却让记者陷入了沉思。   如果没有了寿山石,还会有寿山石雕吗?或者说,离开了作为物质载体的寿山石,寿山石雕还能成其为寿山石雕吗?   与许多处于消亡边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的是,寿山石雕是一项充满生机、“活”在现实中的传统技艺,据称目前拥有雕刻师数万人。但所面临的问题,是对不可再生的物质资源的依赖。   近年来,寿山石的资源问题日益突出,多数石种已经不再产出石料,唯一仍在量产的芙蓉石也接近枯竭。由于管理不到位,当地农民长期以来的偷采偷挖在行内是个公开的秘密。   据知情者透露,在持证开采中,因利益驱动,不同矿主间为抢速度争地盘而导致的滥采行为,更是对资源造成严重的破坏,不啻于“暴殄天物”。从去年底到今年初,芙蓉石矿洞因非法开采连续发生数起事故,至今仍处于封矿整顿之中。   相比较同为“国石”的内蒙古巴林石采取的由国有集团公司独家有计划开采的模式,许多人把寿山石的开采现状比喻为“小煤矿式”的开采。在寿山石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上,有关方面若不加以重视,拿不出有效的管理办法,将难辞其历史责任。   与此同时,对资源的另一种形式的“破坏”也不容忽视。由于寿山石雕工的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出现了大量抄袭模仿、粗制滥造的“作品”。一块好的原石落到了一个蹩脚的雕工手里,就是一种严重的浪费。记者曾以《有多少石头可以重来》为题撰文呼吁。   同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德化陶瓷烧造技艺,也存在类似的现象。整个陶瓷产业以“量大价贱”的外销小工艺品为主导,优质的瓷土用于生产几乎没有文化附加值的低端产品,而传统技艺中的核心价值却正在丢失。   对于一些对物质资源有依赖性的“非遗”品种,如何在市场机制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的引导调控,让优质的资源与优秀的艺术家、优秀的文化创意相结合,已经成为一个崭新的课题。   顾名思义,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非物质性。然而,其非物质性与物质性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非常密切。这种关联,除了在其行为过程需要一定的物质手段的共同作用外,物质性还作为行为的结果得以呈现。   那些属于口头表达、表演形式的非物质遗产,以及民俗活动和文化空间,自然主要是以人作为传承维系。但只要细加推究,就会发现这些文化形式仍然离不“物”的承载。例如摩洛哥的广场文化空间,离开了作为“物质”的广场,则何来空间?中国的古琴音乐艺术,也只能蕴含于古琴这个载体之上。   因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除了重视“人”的因素,紧紧抓住传承人这一核心载体外,不能因为“非物质”这一定语而产生误解,忽视“物”的因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没有给予及时充分的保护,从而造成难以估量的破坏和遗憾。   这一“物”字,既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行为所必需的材料工具,以及文化行为所形成的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还包括运用录像、录音、照相、文字记录等手段,对特定的技能技巧进行“口传心授”之外的“物化”传承。   任何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拥有自己独特的内涵,同时也需要以物质作为载体。没有“非物质”,“物质”便成了空壳;没有“物质”,非物质便难以依存和传承,“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相关链接
    ·福建省委"四个专题"调研组深入宁
    ·福建土楼永定客家土楼国际摄影大赛开镜
    ·今天福建大部分地区高温超过35℃
    ·福建省3台精品剧目将进京献演
    ·《国务院支持福建省加快海西建设若干意见》
    ·福建人游武夷可享受景区门票半价优惠
    ·7月11日至9月20日福建人游武夷山可享门票半
    ·福建师大学生暑期赴德化社会实践
    ·福建普通高招录取工作启动 咨询服务电话开
    ·福建省政府安全生产督查组莅漳检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