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福建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三明发挥“八个方面作用”推进新农村建设
1970-01-01
7月9日—11日,全国党建研究会副会长蔡长水、副秘书长卢先福一行莅临我市,调研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村党组织领导核心等“八个方面作用”工作。市委黄琪玉书记会见了调研组一行,并向调研组汇报了我市农村开展发挥“八个方面作用”工作的情况。 在八一村,调研组认真调查了解该村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发挥“八个方面作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情况;在洪田村,调研组来到福建(永安)林改陈列馆,详细了解该村党支部、村委会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过程中发挥“八个方面作用”的情况。调研组还专门召开了座谈会,听取了市委组织部,永安、三元、沙县组织部门以及市有关部门、部分乡村党组织开展发挥“八个方面作用”工作的情况汇报。调研组对我市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政策好,天帮忙,还得靠人努力”的重要指示精神,建立“上下联动、党组织带动”机制,采取组织“分工负责、分层落实、目标管理”和个人“设岗定责”、“亮岗履职”方式、发挥“八个方面作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在八一村调研时,蔡长水认为,三明市开展发挥“八个方面作用”工作很有新意。通过建立“上下联动、党组织带动”机制,采取组织“分工负责、分层落实、目标管理”和个人“设岗定责”、“亮岗履职”方式,定岗定责定人,把村里方方面面的力量组织起来,积极性发挥出来,形成合力推进了新农村建设。卢先福指出,像三明这样统筹发挥村级各类组织各支队伍作用的做法,在全国还是第一次见到。三明市建立的机制和采取的方式很好,不光党员设岗定责,还扩大到团员、民兵、妇代会成员、老年协会成员等,有效地发挥了农村各种资源的优势。 在座谈会上,蔡长水指出,三明市开展发挥“八个方面作用”工作,符合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等要求,符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八一村时作出的“政策好,天帮忙,还得靠人努力”的重要指示精神。同时,不仅整合而且拓展了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资源,解决了一些地方农村存在的“一部分人干、一部分人看、一部分人评议”的问题,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形成了在村党组织领导下齐心协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局面。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带有规律性。特别是建立“上下联动、党组织带动”机制,采取组织“分工负责、分层落实、目标管理”和个人“设岗定责”、“亮岗履职”方式,推行“六步工作法”等一套机制和措施,体现了群众路线,体现了目标引领,体现了规范运作,很管用、很有效。蔡长水还对如何完善发挥“八个方面作用”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在接受永安市新闻媒体采访时,蔡长水指出,发挥“八个方面作用”很管用,很符合农村的实际,是发挥农村方方面面作用的一个很好的机制,是对农村各方面资源的整合和拓展,使各方面的力量都能够为新农村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发挥“八个方面作用”工作具有普遍的意义,体现了中央提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等要求;建立“上下联动、党组织带动”机制,采取组织“分工负责、分层落实、目标管理”和个人“设岗定责”、“亮岗履职”方式,推行“六步工作法”,给农村干部提供了很好的工作思路、方式和方法。蔡长水还指出,发挥“八个方面作用”解决了当前农村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他地方没有解决的问题,确实创新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周银芳,市委常委、永安市委书记江兴禄等陪同调研。(施组)
     相关链接
    ·福建省委"四个专题"调研组深入宁
    ·福建土楼永定客家土楼国际摄影大赛开镜
    ·今天福建大部分地区高温超过35℃
    ·福建省3台精品剧目将进京献演
    ·《国务院支持福建省加快海西建设若干意见》
    ·福建人游武夷可享受景区门票半价优惠
    ·7月11日至9月20日福建人游武夷山可享门票半
    ·福建师大学生暑期赴德化社会实践
    ·福建普通高招录取工作启动 咨询服务电话开
    ·福建省政府安全生产督查组莅漳检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