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厦门市借助6·18平台,积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围绕电子、机械、化工三大支柱产业和软件、光电、生物与新医药等新兴产业,推动了一批重大产业对接项目落地转化,培育了一批对产业发展有影响力的重大项目:
厦门榕兴纸业制造有限公司对接华东理工大学陈建定教授的粉煤灰纤维纸浆产业化项目,已于2008年6月18日投产,已累计投入建设资金1.2亿元,形成产量3万吨粉煤灰纤维纸浆的生产能力;
厦门金鹭特种合金有限公司对接国家钨材料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的高性能硬质合金精密刀具产业化项目,一期工程正在建设中,预计今年9月厂房竣工。目前已累计投入建设资金1.6亿元,建成后将形成年产1000万支PCB工具、100万支整体刀具、300万片数控刀片的生产能力,年产值可达10亿元,带动国内硬质合金及其刀具产业以及机械工业的发展……
为推进企业借助6·18平台对接的项目顺利转化、落地生根,厦门市拨出扶持资金3345万元,调动了企业积极性,推动了企业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厦门市新的经济增长点。据不完全统计,依托6·18平台,厦门已实现项目对接1800余项,预计建成后新增产值280多亿元。
——对接项目,互利互补
近年来,厦门市委、市政府为充分发挥公共科技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化升级服务,搭建各类科技合作平台,在全市打造14个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科技合作呈现规模大、层次高、领域宽,双向加强、效果显著、互补互利的态势,科技交流合作成效显著。
——大力实施“市校同发展”、“院地共合作”工程。近年来,厦门先后与中科院西安分院签订“院地共合作科技协议书”;与北京化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工业大学签订“市校同发展科技合作协议书”;与华侨大学签订共建厦门工程技术研究院合作协议。推进西安交通大学与台湾新竹交通大学在厦门共建科技研发机构。并分别组织召开中科院上海分院、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以及西安地区高校项目成果发布(对接)会等对接活动。
——开展对台科技合作交流。积极推动由台中市、新竹县、新竹市、彰化县、南投县等五个县市电脑同业公会理事长及监事共37人组成的台湾中部地区首批科技型中小企业考察团来厦考察;组织厦门市软件和生物医药企业的科技与高层管理人员赴台学习调研。推动建立厦门-台北科技产业联盟。
——提升对接项目的技术含金量,拓宽了高新技术融入产品开发的渠道,孵化出一批带动产业升级的高新技术。如厦门钨业采用厦门大学研发的“水相合成与低温固相合成相结合的工艺技术”制备新能源材料磷酸铁锂,用于新一代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化危为机,共克时艰
当前,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厦门市6·18工作把项目带动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紧密联系在一起,因地制宜出台产业扶持政策,引导企业用好用足6·18平台功能,鼓励企业借势登高。
——送政策。出台《关于扶持中小企业经营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减轻企业负担支持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等政策,引导企业用好政策,发挥政策的最大效应,切实把政策之利转化为保增长之力。
——送服务。深入一线走访调研、落实首问负责制等办法,解决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提升服务质量,引导企业参会对接,借6·18平台宣传企业品牌。
——送信息。及时把科技信息、市场信息、人才信息送给企业,及时通过省、市、区各级网站发布成果及需求信息,建立及时有效的沟通体系。
——送温暖。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难、用工难、用地难等问题,协调项目落地转化过程中遇到的各类急、难等问题,激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厦门市提出,抓好6·18就是化危为机、共克时艰,创建富有竞争力的整体产业环境,促进经济平衡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鹭发)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