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福建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潮起东南 千帆竞发--海西效应催生新的经济增长地带
2009-07-10

  最近,国务院原则通过《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全党全国工作大局,着眼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着眼台海形势发生的积极变化,着眼发挥福建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的主体作用和对台“五缘”优势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5月8日到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临福建考察。他殷切寄语海西,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靠改革、靠开放、靠创新,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推向新的阶段,在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和全国发展大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党中央、国务院对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极大关怀、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吹响了八闽儿女继续加快海西建设的新号角。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展望未来,八闽上下欢欣鼓舞、豪气干云。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回首历程,倍感成绩饱含心血、来之不易。

  潮涌海西连天阔。海西5年,始终跃动着一条清晰的发展脉搏,那就是科学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和谐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海西5年,始终回响着来自方方面面的呼应,这呼应中,有支持、有助推、有参与、有融入。潮起东南,千帆竞发,正共同绘就着海西美好的前景。

  建设海西、发展海西、共绘海西美好蓝图成为凝聚八闽儿女的强大内核,上下同心、锲而不舍、持续运作凸显八闽儿女的优秀品质

  如火如荼的工地,爱拼会赢的企业,高效细致的服务,人和业兴的氛围……置身海西热土,发展热潮扑面而来。海西建设5年多来,发展后劲持续增强,新农村建设持续推进,改革开放持续深化,福建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2004年至2008年,福建经济总量增长1倍,去年首超10000亿元;人均GDP翻了一番,去年首次突破4000美元;财政总收入大幅提升,去年首次突破1500亿元;海洋经济总量居全国沿海省市第3位;中国名牌产品、驰名商标总数居全国第5位……

  收获这份沉甸甸的海西效益,靠的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方方面面的支持参与,靠的是全省上下应对风险的气势、攻坚克难的精神、谋求发展的意识和服务全局的合力,靠的是“活”、“和”、“创”、“韧”的宝贵经验,靠的是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运作、重在实效的实践要领。全省干部群众以坚持改革开放、着力海西建设的执著信念,大力弘扬“三平”精神,在这片直面天风海涛的热土上,挥写下精彩的海西传奇。

  潮涌的海西,“活”是其发展之源,是活力、动力。海西建设得到全省上下的高度认同,方方面面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激发出来。发展中的海西,攻坚克难,活力四射——

  科研成果转化难,是全国性甚至世界性的问题。福建的“6·18”项目成果交易会,突出职能转变,搭建服务平台,建立激励机制,推动一批批科研项目对接、生成、落地、转化,为解决科研与市场错轨难题进行了有益的先行先试。5年历练,“6·18”已成为激活产学研各方活力、推动海西自主创新的一大平台、一大品牌。

  征地拆迁,曾是困扰发展的“天下第一难”。厦门市创造性地探索出一套“金包银”模式,在开发工业园区的同时,统一规划建设商业用房,为被征地村民创造经营性收入来源。这一创举,减少了拆迁量,使征地拆迁与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矛盾迎刃而解。在创新与探索中搞活体制、机制,破解发展难题,促使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在海西竞相迸发,为海西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

  潮涌的海西,“和”是其发展之基,是和谐、合力、和睦、包容。通过转变观念求合力、拓展思路求合力、转变职能求合力、提高素质求合力,海西建设事业不断发展壮大——

  厦门湾港口的一体化,就是福建上下服务全局,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形成合力的缩影。厦门湾港口,扼九龙江入海口,在这个湾区内,由于行政区划原因,港口资源被九龙江长期分为南北两个部分,既不利于港口资源的统一开发,又给管理带来许多不便,更不利港口的做强做大。“合则两利,分则两伤”,2006年,厦门港跨行政区划整合漳州港,以往“一湾两港”的厦门湾终于实现港口一体化。

  “和”的合力,凝聚了方方面面的智慧与力量。为推进海西建设,省政协连年组织社会各界和海内外为海西献策出力。从2004年到2009年的全国两会期间,出席会议的驻闽全国政协委员就提交支持海西建设的提案、大会发言材料达300多件,扩大了海西在全国的影响,许多提案得到国家有关部委的重视和采纳。

  推进海西建设,追求的是和谐共处的发展。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把新增财力集中用于改善民生,群众在就学、就业、就医、社保、安全等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得到许多实惠,更多地享受了发展成果。一个个全国“率先”解决了困难家庭的燃眉之急,点燃了下岗工人的生活希望,帮助了农民兄弟摆脱贫困,走向新的发展之路。以发展求和谐,以为民求和谐,以风正求和谐,以民主法治求和谐,以提高执政能力求和谐,构建了一个和谐的海西。

  潮涌的海西,“创”是其发展之道,是创业、创造、创新。正是全省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创造了海西一个又一个令人赞叹的建设成效——

  为把海西建设成为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我省积极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从政策上对本省装备制造业的创新发展进行扶持;鼓励民营资本和国有资本投入,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引进先进适用技术,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努力掌握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正是通过不断地创业、创造、创新,短短几年间,我省已涌现一批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示范项目,发展壮大了一批有一定竞争优势和特色的装备制造业产品、企业,产生了东南汽车、南方路机、金龙、厦工、龙工等一批在国内市场颇具竞争力的品牌。

  “闽道更比蜀道难。”闽人不甘“龙困山门”,以大无畏的气魄,跨山越水筑坦途。4年内,温福、福厦、龙厦、厦深、向莆等5条铁路连续开工建设,创造了全国铁路建设速度的神话;“一纵两横”高速公路网全面建成,打开了通往内陆腹地的快速通道。每一处险、难工程,都是对建设者的一次考验,对新工艺、新技术的一次尝试;一段铁路,就是一座攻坚克难的丰碑,一条隧道,就是一个科技创新的见证。未来11年内,海峡西岸还将建成长达5000公里、投资3500亿元左右的现代化铁路网;“十一五”期间,我省高速公路计划建设里程2061公里,在2017年前基本实现包括山区在内所有县(市)15分钟直通高速公路。

  光荣与梦想、成功和艰辛,在海西建设中交汇、激荡,八闽儿女勇立潮头的“创”劲、“闯”劲,在海西热土上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潮涌的海西,“韧”是其发展之要,是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全省上下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一步一个脚印,一任接着一任干,保持海西发展目标、思路、举措的连续性,铺就海西前进的大道——

  我省在全国率先开展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锲而不舍地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成效一步步凸显;一通百通,八闽大地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建设全面铺开,高速公路、铁路持续延伸、拓展,港口码头和疏港连成一体,为承接临港工业产业打造巨大平台……

  不求一时政绩,只求有所作为;不求迅速见效,只求打好基础。 这样的品格,这样的作风,在福建的干部队伍中已成为一种共识,一种责任,一种行动。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为使海西成为生态优美之区,我省大力建设生态省,从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到科技环保,不断加大投入、创新手段,工业、农业、养殖业全行业参与;金融、经贸、质监、物价和建设等部门“组合拳”齐上阵,社会各界共同行动。正是这种持之以恒的实干精神,海西山更绿了、水更清了、天更蓝了。福建已连续多年稳居全国最“绿”的省份,绿色生态已成为海峡西岸一大闪亮品牌。在加大对自然遗产保护的同时,我省还加大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整合文化旅游资源,加大对海西旅游交通网的建设力度,打造武夷山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福建土楼世界文化遗产等一批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区,努力把海西建设成为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

  重在持之以恒,难在持之以恒。“韧”是品格,持续的背后,是沉甸甸的工作责任,它既体现班子和干部的风格、人格和品质,体现新的执政理念,也体现了“三平”精神。一批优秀共产党员在八闽涌现:千方百计带领群众求发展、谋致富,为群众办了一件件实实在在好事实事的好支书张仁和;临危不惧,为救受洪水围困群众而献出年轻生命的消防战士郑忠华;为事业奋斗终生,以“让中国人吃饱吃好”为理想的水稻专家杨仁崔……这一个个在百姓口中广为传颂的名字,是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的责任感的“三平”精神的充分体现,是推进海西建设的生动写照。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八闽儿女正乘势而上,锲而不舍地把海西建设推向前进。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福建与周边省区科学发展的共同平台,是北承长三角南接珠三角、服务中西部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

  国务院原则通过《意见》的消息,在浙粤赣各界引发热议。温州市政府近日召开常务会议,主题就是加大对接海西的力度和对台贸易的措施;赣州市近日专门出台推进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工作方案……

  5年多来,中央支持福建加快海西建设,56个国家部委和央企强力助推海西,从规划布局、项目建设、通关口岸、金融服务、交通建设、财政税收等多方面支持海西发展。这一切,给福建与周边省区提供了科学发展的共同平台,海西承接长三角与珠三角两大三角洲、服务中西部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支持海西、参与海西、对接海西”,在区域内兄弟省市中逐步形成共识。

  我省主动吸引粤浙赣等周边地区的投资,形成良好的互动。周边地区对接海西的步伐也在加快。

  闽粤赣边区经济协作区,闽浙赣皖九方经济协作区,闽西南、粤东、赣东南经济技术协作区,闽浙赣皖福州经济协作区等区域协作组织成果频出。粤东、闽西南、赣东南经济技术协作区13市在协作框架内加强旅游合作,共同拓展客源市场,通过绿色通道实现无障碍旅游……

  跨省行政区的铁路、高速公路、港口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协同建设。厦门海关开通厦门港与三明、江西南昌、广东梅州等地的多条“海铁联运”绿色物流通道,内陆省区铁路运输与海运实现了顺畅衔接。从2005年6月28日第一单集装箱从赣州东站发往厦门起,厦门港务物流赣州分公司通过海铁联运的集装箱每年翻番,赣州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内陆“无水港”。

  2007年5月18日,湖南与福建签订了《两省区域通关协作备忘录》。根据备忘录,福建省内各海关将对湖南省进出口货物采取“属地申报、口岸验放”通关模式,检验检疫部门率先实行“进出口货物直通放行制度”。福州、厦门、泉州等主要港口将作为湖南省外贸进出口的主要口岸,湖南则作为福建的口岸延伸。备忘录的签订,标志着海峡西岸经济区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主动辐射中部省份湖南,而湖南也积极主动地融入海西。

  闽粤浙赣4省20城市立足海西,面向海东,发挥海西对台独特优势,共同推动两岸经贸协商机制的形成、两岸产业合作基地的构建、两岸共同市场合作平台的搭建。把海峡西岸经济区打造成为两岸合的纽带、通的桥梁、连的通道、和的平台,成为海西20城的共同诉求。

  向莆铁路、赣龙铁路等一条条动脉伸向海西腹地、充分辐射内陆,成就了南昌、长沙等“无水港口”;厦门、泉州等地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每年为中西部地区提供数百万就业岗位……

  海西,正努力为服务中西部发展打造对外开放的综合通道。与此同时,海峡西岸经济区与长三角、珠三角的经济联系与合作也日益紧密,在中国东部沿海经济链条中发挥着北承南接的重要作用。

  五六年前,肩负招商引资使命的福鼎市驻温州办事处主任陈振俊处境颇为艰难:“找温州老板,能见你一下就不错,别说招商了。”但近年来,这个“招商大使”的地位高起来了。温州老板们经常主动找他了解福建的投资政策,请他带队赴福鼎考察投资环境,把他当投资顾问。他自豪地说:“我每年要接待的福建来温州招商人员100多人次,要陪同温州到福建考察的客商,也有100多人次。”

  陈振俊的忙碌与自豪,折射出海西战略实施以来,闽温两地经济协作更加密切。温州客商已阔步走进闽浙交界的宁德市,投资创业,投资领域涉及医药、皮革、电机电器、酒店、房地产等行业。据不完全统计,从2003年福宁高速公路开通以来,有5万名浙江人、300多家企业安家落户闽东,投资总额达200多亿元。

  与浙商入闽融入海西形成南北呼应的另一个地方是漳州的诏安县。这里已成为海西对接珠三角的前沿平台,大量吸引台港粤的项目、资金、技术、人才入闽,参与海西建设。自去年12月广东省提出支持汕头融入海西来,诏安更是积极对接广东产业。目前,诏安粤商投资在建项目13个,总投资16.2亿元,投资额占全县在建重点项目的79.4%。

  “海西战略提出后,闽赣两省的经贸交流与合作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江西省委常委、副省长赵智勇的一句话,道出当前同处海西热土上的闽浙赣粤4省20市交流与合作的热烈景象。

  区域经济合作和发展的主旋律,激荡海西,奏出时代的最强音。海峡西岸经济区内,产业集聚不断升温,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要素流动速度不断加快。这一个日益显现辐射效应、平台效应的经济板块,正强势崛起在中国的经济版图中,成为东部沿海新的经济增长地带。

  海西建设得到广大台港澳侨,特别是海内外闽籍乡亲的热切关注、鼎力相助,台商在福建掀起新一轮投资热潮

  日前,国务院原则通过支持福建加快建设海西《意见》,亦是国务院批准设立杏林台商投资区20周年之际,厦门春保钨钢集团公司总裁、台商廖万隆说:“当初选择到杏林投资,不仅因为这里有‘五缘’优势,更因为其良好的投资环境。现在,《意见》获原则通过,我们的信心更足了,今年打算再增资扩产。”在惠安台商创业基地,在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台商们无不为此备受鼓舞。

  闽籍海外华人华侨也热议中央支持海西建设,纷纷表示要凝聚侨心、汇聚侨力,推介海西、共建海西。中美人民友好促进会、美国福州十邑同乡会主席林天欢说,听到消息后,海外福州乡亲万分喜悦和振奋,福建发展将迎来新一轮飞跃,海西将更有作为。

  “无论好运歹运时,总是乡亲最有情。” 港澳台、东南亚……海内外广大闽籍乡亲虽身处异国他乡,但情系桑梓、魂牵家乡,利用各种方式主动参与、鼎力相助,为海西建设添砖加瓦,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

  蓬勃发展的海西,为闽商投资兴业提供了重大机遇;善观时变、顺势有为、敢冒风险、爱拼会赢,闽商的精神特质又让海西建设如虎添翼。海西商机勃发,闽商回归高潮迭起,成为海西建设的生力军。据悉,海西战略实施以来,福建已引进闽商回归项目近2000个,投资总额约800亿元,闽商在资本、资源、信息、人才、技术等方面实现回归,已成为福建民营经济再跃台阶、再创辉煌的重要力量。

  海西潮涌,跨越海峡,为两岸人民共创福祉。

  “海西思路的提出,把台湾人的注意力拉回这片离他们最近的土地。”台湾铭传大学两岸关系研究所所长樊中原说。

  2006年,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返闽祭祖,在回答记者关于海西的提问时,他特意用了闽南话。

  “到福建就像回到了台湾、回到了娘家。”台商们说。近年来频频在泉州投资的美旗控股集团战略决策委员会主席谢秉臻的一番话颇有代表性:“现在台商来投资与过去不同了,过去是一个人来,现在是携家带眷来,这不光需要投资环境好,还需要适宜的生活环境。”

  围绕拓展“六求”作为的思路,我省大胆先行先试,打造对台合作平台,近年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两岸合作的“率先”创举。去年,两岸关系取得重大突破,我省紧紧把握新机遇,在先行先试中推动闽台经贸和文化交流合作向纵深发展,推出诸多率先之举:厦门商业银行成为首家台湾金融机构参股的大陆银行,台湾人寿落户厦门,福州、厦门成为两岸直接通邮的封发局,我省成为大陆首批赴台旅游省份之一,一批高职院校与台湾院校开展实质性合作办学……为密切两岸交流合作积累了经验,也为进一步的交流合作打下坚实基础。

  来闽参观、交流、考察的台胞络绎不绝,他们中有连战、宋楚瑜等台湾政界知名人士,而更多的是渴望在海西寻找商机的商界精英。

  台商在海峡西岸掀起了新一轮投资热潮,台湾百大企业在闽投资已增至50多家,多次出现上百家台湾机械、电子、食品等企业按行业整体迁移海西的情形。

  为把海西建设成为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近年来,我省在信息、机械、石化、纺织、食品等10个重点领域和行业加强了闽台产业对接,福建已成为台湾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之一。目前,台资企业在大陆六成以上的研发中心、近六成的营运总部设在福建。

  一批各具特色的台商投资产业集聚区形成。从2002年到2008年,闽台贸易额翻了1倍以上。目前,全省累计批准台资农业项目超过2000项。

  旅游双向对接势头强劲。2008年,通过“两门”、“两马”、“泉金”航线往来人员超过百万人次,同比增长35%。今年第一季度,经福建口岸赴台旅游人数达11203人次,是去年全年的1.6倍,其中,有9836人次是经“小三通”航线赴台的。台胞来闽旅游人数也不断攀升,今年第一季度,福建省接待台胞19.84万人次,同比增长25.9%,台胞来闽游已成为维持福建入境旅游市场稳健发展的重要基石。

  海西潮涌,激荡香江,涌动濠江。港澳地区积极呼应海西战略,热切参与海西建设。

  香港特区政府工商与科技局局长王永平受香港特首曾荫权委托参加首届海西论坛时表示,香港将为海西建设提供重要的资金来源和融资平台。澳门特首何厚铧说,澳门将积极为海西与葡语国家发展经贸交流与合作提供服务。

  香港特区政府与福建省政府在福建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这个全新战略框架下,建立了闽港全面合作的“八大平台”,硕果累累。

  联合招商拓展新领域,闽港双方探索和推动闽港联合承接服务外包新模式,我省还与香港联合赴境外招商,各设区市纷纷组织赴港招商;闽港中小企业合作扎实推进,福建借助香港舞台,开拓国际市场,2007年起,福建省与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在汽车零部件、钟表、产业升级等方面进行合作,已取得实质性成效;金融合作取得新突破,兴业银行借助恒生银行在香港特惠商户资源发行带有兴业、恒生双标志的兴业信用卡。

  与此同时,人才培训交流持续深化,公用事业、物流和旅游合作不断深入推进。目前,港澳游客来闽旅游每年达70多万人次,占全省境外游客的三分之一。一批闽籍港资企业携手台湾高新技术企业来闽投资设立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节能环保的企业,台湾技术、香港资金、福建资源形成的闽港台合作新机制正在显现。

  福建企业利用海西平台,积极参与在葡语国家举办的贸易投洽活动。闽澳双方多次联合组团赴莫桑比克和安哥拉等地,组织两地中小企业参加国际贸易投资展示。其中,我省福安电机、漳州钟表等多家企业团体也已在安哥拉找到了新的市场。莆田和南平等设区市在澳门开展经贸投资和旅游推介活动,在向葡语国家拓展上也取得很好效果。澳门成为“6·18”首个境外主办单位。

  全球投资海西,海西热潮涌动。海西战略牵动外商心,“我们对福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和具体措施充满信心!”美国贸易通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那培亚先生的一席话,道出了福建的魅力所在。

  投资者看中海西良好的发展前景。世贸组织总干事拉米亲临厦门,感受海西建设的气势和热度;来闽访问的菲律宾总统阿罗约,也提出菲律宾要加强与海西的联系。

  投资者看中海西一系列招商引资平台提供的便利。“5·18”、“6·18”、“9·8”,一系列经贸活动,引得境外人士纷至沓来。全省每年通过多种形式的对接洽谈会谈成的项目所利用的外资约占利用外资总量的50%。

  每一个日子都注定不平凡,每一段历程都激动人心。五年磨一剑,先行在持续,海西在发展。八闽儿女绝不辜负党中央、国务院的殷切期望,将努力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先试区域,服务中西部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使海峡西岸经济区成为科学发展之区、改革开放之区、文明祥和之区、生态优美之区。海西效应必将继续拓展,续写更为动人的新篇章。(记者 李珂 潘绣文)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责编:陈瑜辉)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海峡西岸20城市养老保险有望无缝化自由转移
    ·福州一小区水管老化生锈 居民常年喝"
    ·福州一工业区3藏獒发狂乱咬 工人被撕裂一只
    ·福州小学今年秋季招生方案出台 5类学生可借
    ·福州将大范围改造道路景观 涉及多条主干道
    ·三明宁化籍大学生获"世界最聪明者&quo
    ·偷情少妇宾馆内杀夫碎尸 因作风不好常遭打
    ·福清市政府决定关闭51年老纸厂应对龙江水源
    ·刘延东强调把海西打造成重要文化产业基地
    ·福建省卫生厅要求预约挂号时间流程必须公开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