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鹰:承认落后是胆识更是智慧 |
2009-07-14 |
|
据甘肃日报报道 从6月16日到22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率领国家部委联合调研组132名同志,冒着酷暑,踏着热浪,不顾舟车劳顿,行走于甘肃45万平方公里,察实情,听心声,为西部内陆这个欠发达地区农村群众脱贫致富寻找答案。从田间地头到工厂车间,从高原湿地到沙漠戈壁,留下了杜鹰一行辛劳的汗水和一串串脚印。
就在调研组结束此次活动,离开甘肃之前,本报记者对杜鹰进行了独家专访。
甘肃穷,穷在农村,穷在农民,解决好农民脱贫致富问题,是甘肃需要花大气力解决的重点
杜鹰说,甘肃的贫困面还比较大,贫困程度还比较深,有很多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从这几天实地调查的情况来看,给我的感觉是,甘肃穷,穷在农村,穷在农民。譬如,在定西,一些农户一年的现金收入少得可怜,出乎人们的意料。“当然,甘肃的穷和农村的穷,是有很多客观因素和历史原因的。”杜鹰进一步分析说,甘肃一些城市是企业嵌入型城市,这与内陆和沿海那些因工商经济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城市相比,有许多不同点。企业嵌入型城市民生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城乡差距很大,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收入非常悬殊。另外,从历史上看,甘肃是一个传统的以农耕文化为主的省份。要知道,像在甘肃这样的自然环境里,种田最多只能填饱肚子,不能致富。要致富,就要学会一门技术,找到一门职业。
任何贫困地区,最根本的问题是劳动力的问题,而劳动力的根本问题是素质
杜鹰说,穷不怕,没钱不怕,怕的是我们不能正确面对这个现实,不能正确认识其中的问题。承认贫困,承认落后,是一种胆识,更是一种智慧。
那么,农村如何从根本上实现贫困致富问题呢?“进行农民技能培训、职业教育,应该是甘肃农村走向富裕的‘捷径’。”杜鹰说,让农民脱贫致富,一定要有一个清晰的发展思路,一个准确的战略定位。坦率地讲,思路清晰不清晰,定位准确不准确,直接关系到全省,关系到全局,更关系到广大农村人口的福祉。
甘肃农村人口较多,我们可以组织大伙儿走出去打工挣钱。可能会有人说,出去也挣不到什么钱呀,致富仍有困难。的确如此,简单的劳动就只能挣到糊口钱,想挣到大钱,想致富可能不行。怎么办?技能培训、职业教育是个突破口。“任何贫困地区,最根本的问题是劳动力的问题,而劳动力的根本问题是素质。客观地看,要摆脱贫困,就必须组织强有力的职业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省上可以考虑专门针对贫困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展开职业培训,让他们掌握一门技艺。“不能急,脱贫和致富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打持久战。这就要求教育培训必须充分体现系统性、实用性、前瞻性的特点,让农民实实在在地学到真本领,能够找到一个长期受用的职业。”杜鹰说。
我们决不能走GDP上升,幸福指数下降的错误路子
下车伊始,杜鹰就把目光投向了甘肃生态环境建设,对甘肃脆弱的生态环境给予了高度关注。他率领国家部委联合调研组综合一组的同志先后深入甘南藏族自治州尕海湖、敦煌月牙泉、民勤县等地区以及祁连山、石羊河流域等,详细考察了这里的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现状。“很明显,脆弱的生态环境已经严重制约了甘肃经济社会向前发展,也影响了西北及至全国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和根基。没有了环境,我们要钱有何用?”他说:“我们决不能走GDP上升,幸福指数下降的错误路子。”
杜鹰说:“过去,我们为了发展,透支了环境。现在,我们要如数还回去。这就是代价。”
甘肃能不能实现快速发展,主要取决于“第三世界”的发展程度
通过实地考察,杜鹰风趣地将甘肃14个市州按经济总量概括为“第一世界”、“第二世界”和“第三世界”。
他说,甘南、临夏、定西、陇南四个州市,经济总量低,在全省发展中处于落后位置,是甘肃的“第三世界”。而嘉峪关、酒泉、金昌、兰州四个城市,经济比较发达,经济总量居全省前列,是甘肃的“第一世界”。其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中游水平,是甘肃“第二世界”。“第一世界”是甘肃的精华,在甘肃发展中应该起到率先、示范、带头作用。而甘肃经济发展落后,主要体现在“第三世界”上,这些地区普遍存在群众生活水平低、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恶劣等。其实,这些问题在甘肃全局来看,也极具共性。“可以这样说,甘肃能不能实现快速发展,主要取决于‘第三世界’的发展程度。”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