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炳灵大夏巨龙”将再现永靖县 |
2009-07-14 |
|
人民网甘肃视窗永靖6月22日电 近日,从甘肃第三地质矿产勘察院古生物研究开发中心了解到,以李大庆博士为首的恐龙研究团队,经过十几年的艰辛已经在甘肃境内先后发现了15具恐龙化石并发表论文19篇,成为世界恐龙研究领域里崛起的新势力,李大庆等人的研究已为世界所瞩目。这些恐龙化石将于7月底在兰州展出,为人们重现和诠释亿万年前甘肃大地上这些远古巨龙的生存状态。展览大多以已发现的实物装架为主,将展出目前已发现的多个种类和数量中最具甘肃特色的15具恐龙化石,如当年在永靖发现的恐龙足印。展后,将“炳灵大夏巨龙”骨架送往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甘肃省恐龙博物馆。
1999年,李大庆等人在永靖县发现世界上保存最好的早白垩世恐龙足印,由此揭开了隐藏在地层深处的“恐龙世界”的秘密,这一发现当年曾轰动世界,被誉为“世界恐龙研究的大地震”,此后10年间李大庆和他的团队以科学家特有的严谨和低调默默无闻地开展挖掘和研究工作。10年间他们走访甘肃大地,追寻理想,与远古恐龙展开对话,把一个个恐龙从地下“请出来”,将其发现的恐龙分别以甘肃地名命名为“巨齿兰州龙”“刘家峡黄河巨龙”“炳灵大夏巨龙”“白魔雄关龙”“诺曼马鬃龙”“半月金塔龙”“似大地懒肃州龙”“巨型北山龙”“桥湾龙”等。其中刘家峡黄河巨龙以其臀部宽大和前肢较长为特征,是国内已知最胖的恐龙之一。它长约18米,高约4。2米;体重约35吨;荐椎(臀部骨骼中间的部分)不足半米高,却长达1。1米;1。23米长的肩胛骨最宽处可达0。83米。兰州龙的发现将原始斧胸龙的地理分布扩展到了亚洲地区,表明在早白垩世欧亚大陆与非洲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也从几种其他类型的恐龙中得到了证实。牙齿巨大是巨齿兰州龙最显著的特征。单个牙齿最大可达7。5厘米宽、14厘米长,是世界上已知植食性恐龙中最大的。兰州龙下颌长1米,每侧有14个齿槽,单个齿槽宽约4厘米,这在已知恐龙中为首次发现。体态笨重是兰州龙又一重要特征。根据其粗壮的下颌和肋骨,估计其生活时的体长约为10米,头骨的长度约为体长的十分之一,高约为4米,体重大于5500公斤,属四足行走或偶尔两足行走的恐龙。分支系统学分析发现:巨齿兰州龙和非洲早白垩世的沙地笨龙关系密切,同属早期的斧胸龙类。
在恐龙研究领域里,大多是发现1块骨骼化石来研究和推算恐龙的身世,而像李大庆和他的团队发现的整个的恐龙化石则是非常难得的,特别是保存完整的几个恐龙头骨更是珍贵。这些恐龙化石为甘肃的恐龙研究奠定了基础,使甘肃成为恐龙信息资源的发源地。恐龙是地球上生存过的最大的陆生动物,自2。5亿年前的晚三叠世开始出现,经过侏罗纪和白垩纪大量繁殖,在成功统治地球长达1。6亿年后,于65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突然消失。这一神秘史前生物的起源、发展以致最后绝灭,深深吸引着众多恐龙学者及爱好者。甘肃第三地质矿产勘察院古生物研究开发中心是我省恐龙发现和研究的主力军,自1999年成立以来,短短10年间在世界恐龙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使我省恐龙学研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据悉,首届甘肃恐龙展由甘肃省地矿局第三地质矿产勘察院和永靖县政府、甘肃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局等部门联合举办,预计于7月底在兰州体育馆开展,展期一个月。目前,前期准备工作正在紧张有序的进行中,大部分恐龙化石都已装架完毕。(聂明利)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