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调查:七成考生不愿上本地大学 |
2009-07-14 |
|
6月9日至10日,记者以“上本土高校还是上外地大学”为题,对100名高考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77%的人选择外地大学。
毕业于兰州一中的高三男考生小于坦言:“甘肃没有国内一流和高水平的高校,没有学术大师,本土大学更缺乏学界泰斗和知名学者、院士……”
记者打断他的话说,兰大也是高水平大学啊,还有4位院士呢。不料这位同学说:“兰大现在是有4位院士,但那都是1995年以前当选的,自那以后的10多年里就再也没有出过院士。”
西北师大附中高考生小陈说,在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就要选择名牌大学,好就业呀。”
他告诉记者,他学的是理科,这次考得还挺好,估计成绩在617分上下。“这个分数,我肯定不会选择省内学校。”
接受调查的考生中,很多人表示,只要分数在560分以上,就选择到外地上大学,就是二本也要去外省市。不过,因成绩不太理想或把握不大,部分学生也选择了本土高校。“估分才491分左右,怕没有把握,就死了那份心。”二十七中的考生小马这样对记者表示。
为什么选择到外地上大学呢?记者问。
“开阔眼界呀,感受外地的开放程度,体验那里的新思想观念。”三十三中的考生小许告诉记者。
小许说,走出去与不走出去是大不一样的,同学们都向往外省市的大学,尤其是南方和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这对人的一辈子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另外,在爸爸妈妈身边生活20年了,要出去独立闯一闯了。
“我省的高校都提出了创办一流大学的目标,但是,兰州地区的大学自1995年后,再未出过两院院士,没有学术大师,缺乏学界泰斗,如何能办出一流水平的大学”?在今年的全省科技大会分组讨论时,一些与会专家提出了这个问题。
一位高校教师对记者直言:大学连年扩招后,凸显出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质量下降,这是不争的事实。一二百人的大课堂,后边的学生听不到老师讲课的声音。过去一个老师带3个学生做实验,而现在一个老师带二三十人,有的实验则干脆就不做了。
现在的高校还有一个致命的软肋,那就是“近亲繁殖”,高校六成教师毕业于本校,而本校学生毕业留校任教,则导致了学生没有超越老师的勇气,大学不能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氛围。
一位生物学专家告诉记者,高校教师的“近亲繁殖”也会导致更多的“学术遗传病”:缺乏自主创新,学术宗派化,学术水平退化等。甘肃要建设一流大学,首先要通过拒绝“近亲繁殖”,鼓励“远缘杂交”的方针来不断优化教师学缘结构。
兰州3.5万名考生在高考结束两天后,都已拿到了“2009年高考试题答案”,并进行比对、估分。接下来,选择什么院校就成为考生关注的第一焦点。记者发现,兰州绝大部分考生在学校的地域选择上,倾向于外省市院校,渴望“外面世界”的心情很急迫,其原因不仅仅是想到外面的世界闯一闯,也有对本地院校教学水平的疑虑。
◇首席记者 李伯阳
陈啸 漫画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