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高强度开发恐致大小[DaXiao]兴安[XingAn]岭名存实亡
作者 章轲
由于长期高强度开发,具有“极其重要”生态屏障位置的大小[DaXiao]兴安[XingAn]岭目前已无木可采,面临着名存实亡的危险。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林业局近日编制的《大小[DaXiao]兴安[XingAn]岭林区[LinQu]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2010—2020年)》(下称《规划》)显示,大小[DaXiao]兴安[XingAn]岭林区[LinQu]可采资源难认为继,森林质量大幅降低。
规划称,黑龙江省的大兴安[XingAn]岭地区,可采成过熟林资源由开发初期的4.6亿立方米降低到2008年的0.21亿立方米,已经到了无木可采的田地。森林龄组构造严重失衡,黑龙江国有林区[LinQu]幼中龄林占85%,单位面积蓄积量降低50%以上。
但为了保持林区[LinQu]财政收入和职工最基本的生存须要,部分正处于生长兴旺期的中龄林也被列入采伐指标。“涸泽而渔式的采伐再不停滞,大小[DaXiao]兴安[XingAn]岭林区[LinQu]将会名存实亡。”规划说。
大小[DaXiao]兴安[XingAn]岭林区[LinQu]是我国面积最大、纬度最高、国有林最集中、生态位置最重要的森林生态功效区和木材资源战略储备基地,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应对气候变更、保障国家长远木材供应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科学研究发现,大小[DaXiao]兴安[XingAn]岭抵抗着西伯利亚寒流和蒙古高原旱风的侵袭,使来自东南方的太平洋暖湿气流在此涡旋,具有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的重要功效,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营造了适合的农牧业生产环境,庇护了全国1/10以上的耕地和最大的草原。
60年来,林区[LinQu]累计生产木材10.5亿立方米,上缴利税290亿元。但国家林业局的一项调查发现,长期的高强度开发,导致林区[LinQu]生态功效退化、可采林木资源锐减、林区[LinQu]民生艰苦、经济社会发展滞缓等矛盾和问题凸显。
由于生态系统损坏严重,林区[LinQu]自然灾祸频繁发生。调查显示,与开发初期相比,大小[DaXiao]兴安[XingAn]岭林区[LinQu]林缘向北退缩了100多公里,湿地面积减少了一半以上,多年冻土退缩,土壤侵蚀加剧,地表径流时间缩短,水土流失严重,局部地区沙化加剧,洪涝、干旱、森林火灾和病虫等自然灾祸频发,生态功效严重退化。
调查还发现,由于可采资源锐减,林区[LinQu]经济发展滞缓,就业形势严格,职工生活艰苦。林业职工年平均收入不足所在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城镇职工平均收入的50%。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林区[LinQu]自办社会,居民居住条件极其简陋,棚户区面积近1800万平方米。相当一部分职工仍然居住在开发初期建设的“板夹泥”危旧房中。
规划提出,把保护与修复林区[LinQu]生态系统作为重要任务,严厉掌握森林资源采伐强度,逐步停滞主伐,增强森林经营,强化森林管护,晋升森林质量。
据了解,国家将从2011年起,结合编制森林采伐限额,大幅度调减大小[DaXiao]兴安[XingAn]岭林区[LinQu]木材产量,使木材产量稳固在资源能够承载的范围内。可采资源基本枯竭的黑龙江大小[DaXiao]兴安[XingAn]岭林区[LinQu]将全面停滞主伐;内蒙古大兴安[XingAn]岭林区[LinQu]将大幅调减采伐量,逐步停滞天然林主伐。同时调整林区[LinQu]局场布局,到2020年,在现有基础上撤并林场290个,其中黑龙江省230个,内蒙古自治区60个。
针对矿产资源开采日益泛滥的情形,规划提出严厉限制在林区[LinQu]发展对生态和环境影响大的产业,尤其是高污染、高耗能的重化工业的发展。淘汰关闭技术落伍、污染严重、无后备资源的矿山开采和加工企业,逐步减少矿山的数量。制止新建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可恢复损坏性影响的矿产资源开采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