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德安县偏远乡村车桥乡兴义村农民迎来了收割季节。望着沉甸甸的稻穗,村民喜笑颜开。在即将开镰的稻田里,村民黄宪礼高兴地对记者说:“今年早稻产量高成本降,亩产过千斤没问题。这是村里病虫害防治合作社的功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车桥乡是该县的主要产粮区,水稻种植面积占据了全县“半壁江山”。近年来,由于各种惠农政策出台,农民种粮积极性高涨。但是,粮食生产中最使他们头痛的还数病虫害防治。由于病虫害常常来势猛、变化快,不仅需要用药准确、安全到位,更需要村民之间密切配合、统一行动。对此,义兴村有过深刻的教训。那是2005年早稻扬花季节,稻田里的稻飞虱突然以几何倍数增加。“那时候虫情测报没跟上,村民措手不及,赶紧打药,却错过了最佳时机,再加上各自为战,打药又无法统一时间,虫子往没有打的稻田找‘避风港’。打下去很多药,却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粮食产量减了三四成。”乡农技站主任老何痛心地说。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7年,兴义村被列入县绿色大米基地。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该县首个病虫害防治合作社兴义合作社成立。合作社按照“入社自愿,退社自由,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原则,一开始就吸引了21户村民加入。入社村民只要交1000元作为押金,由合作社统一测报、统一药物品种剂量、统一时间打药防治。同时,乡农技员何坤亮主动到合作社当顾问,进行技术上的传帮带,并义务承担培养两名技术骨干的任务。合作社还经常编写印刷宣传资料发给会员,利用远程教育对会员进行知识培训。去年,合作社备齐了6台机动喷雾器,80台手动喷雾器。这一系列措施,使今年早稻病虫害防治科学合理,其用药的数量、打药次数比各家分散防治时均减少了一半,每亩病虫害防治的成本由过去的近百元下降到50元。 tujian.org
如今,该村村民入社的会员已增加到61户,邻村村民也加入了进来。已从北京函授大学结业的合作社理事会长老徐充满信心地说:“今年合作社会员总产保守估计可达15万斤,比去年提高10%,为历史最高年,亩增加收入80元不成问题。更重要的是合作社秉承绿色、环保、公益理念,强化了会员的责任感,村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tujian.org
张小莉 本报记者章润娣 熊江萍 tujia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