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玉 本报记者 姜楠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随着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在校女生比例越来越高,其中高师院校女生人数已达65%以上。她们大多数未能在基础教育阶段接受正确的社会性别意识教育,带着源于家庭、社会各方面对女性性别角色定位的陈旧观念,在现实生活中遭遇着各种冲突和困惑。一些女大学生倾向于“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将接受高等教育视为提高身价的手段、择偶的砝码、含金量极高的嫁妆;一些女大学生就范于男性社会对女性的审美眼光,盲目减肥、整容;大学生普遍缺乏成熟理性的婚姻家庭观念,不能理性地控制个人行为,难以处理好恋爱和学业的关系。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师范院校大学生的性别意识,不仅关系到学生自身的发展,而且通过教师职业直接影响到成千上万的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然而,我国现有的师范教育和师资培训课程还没有完全把性别教育提到日程上来,常常忽视性别平等观念和态度的培养。有意识、有组织地在师范院校开展性别教育是培养具有现代性别平等意识教师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大学生性别意识的重要途径。2005年3月8日,长春师范学院妇女与社会性别研究中心这一民间组织成立。2008年3月更名为女性发展研究所。该中心以大学校园为基地,密切联系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特别是女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将女性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高等教育,渗透于相关学科的教学和校园文化活动中。综合应用多学科知识,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和途径,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性别观,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性别研究与实践在中国高教领域的推广和普及。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3年来,中心通过调查研究、系统理论研究和系列实践活动,确立了性别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方式等性别教育理论。完成了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高等师范院校女大学生性别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等三项课题,公开发表《对师范院校女大学生性别教育的几点思考》、《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浅谈女性在音乐中重获诠释》、《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等论文,编写《女性修养》教材一部。这些研究,丰富了性别教育的研究成果,推进了女性学的学科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3年来,中心的老师开设了《女性修养》《女性社会工作》《性别社会学》《女性婚姻与家庭》《女性就业》等系列选修课。包括社会性别理论、女性社会生活、女性婚姻家庭生活、女性生理健康、女性心理健康、女性权利的保护、男性关怀、女性内在美修养、女性外在美塑造9个板块的内容,分别由9位对相关领域有较深研究的教师讲授。自从上了这些课,同学们书桌上多了《第二性》《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等书籍。老师细心指导着聪明可爱的女生们如何用社会性别视角来看问题;如何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保护自己;如何与异性融洽相处;如何成为一名优雅、健康的时尚女性。给即将走出大学校园、面对社会与婚姻家庭问题的大学生以很大的帮助。为他们将来构建和谐的婚姻家庭、正确处理两性关系提供了建议。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研究中心成立后就将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指导列为重点,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第二课堂开展性别教育。校园文化活动是通过一系列座谈开始的。通过与各学院、各年级学生代表的交流,教师确定了一整套符合当代大学生发展需要的活动方案。学术讲座、文化沙龙、网络论坛、女性心理咨询、社交礼仪培训、考研择业辅导……每次活动都是针对大学生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精心设计。这些活动采取会员制,入会及参加会内各项活动是完全免费的,真正体现为学生服务的原则。随着活动的开展,渐渐地,很多男生也成了中心的会员。研究中心开设的长师女性网站是学生和教师相互沟通、交流的平台,同学们可以在论坛聊天室中畅所欲言,在网站上找到各种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中心的心理咨询教师,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对大学生的性别意识问题进行个别分析和个别指导,具有极强的针对性。 tujian.org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