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 张力娟 本报记者 宋育欣
进入10月以来,许多大型企业纷纷走进高校招聘人才,虽然距离招聘旺季还有一段时间,大大小小的招聘会却已陆续推出,毕业生又开始忙碌了。近日,记者走访了长春市内的几所高校,发现许多应届毕业生在忙着参加招聘会的同时,把大量的精力和财力放在了个人“包装”上:购买高档服装,拍摄精美照片,制作豪华精美的简历等。为了能使自己在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毕业生们可谓煞费苦心。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记者看到这样一则消息:重庆商报联合腾讯大渝网推出的“大学生求职成本大调查”中显示,形象包装费用,占大学生求职费用的榜首。可见随着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大学生为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而对自己形象进行包装已经成为校园里的一大时尚。记者走访了几所高校附近的打字复印社,发现有许多同学在打印简历。彩印一页简历至少要花费一元钱,每份简历都在几页到几十页不等,如果要求全彩打印裱装,图文搭配,制作简历的费用则会高达几十元。以一场招聘会平均投递5份简历的数目计算,这对于目前没有收入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记者看了几位同学刚制作好的简历,发现简历上的照片大多数都是艺术照片。东北师范大学校外的一家照相馆老板告诉记者,每年进入10月份后,大四许多学生都来拍艺术照。正在取照片的李同学告诉记者,同学中还有花费上千元到“一阳色彩”形象设计中心进行个人整体风格形象设计的,还有的男同学购买名牌西装就花费两三千元。“这样重金包装之下确实变漂亮了,但我的经济水平有限,只能拍张艺术照,如果条件许可我也会去试试的。”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包装外表的同时,还有很多毕业生在一些“软件”上下工夫——疯狂考证,用各种证书增加自己求职的砝码。记者了解到,一个培训班课时费少说几百元,考试报名费从三十元到几百元不等,再加上购买参考书,有时一项考试下来就得花费千元以上,就是这样的高消费,还是没有阻挡大家的考证热情。东北师范大学经济系的孙同学参加了托福考试、商务英语考试、全国计算机三级考试、海关报关员、注册会计师、导游资格证等等考试,总之,市面上流行的职业证书,她都想试试。她说:“这些证书都不是出于兴趣和职业需要而考的,但是别人有的我没有,我就会被比下去,没办法啊!”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如此包装,真的有必要吗?长春税务学院国际贸易专业的小迟同学说:“我觉得这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正常现象,适度的包装自己也是对用人单位的一种尊重。”吉林师范大学的沙同学说:“包装要依据自己的经济情况而定,高档服装可以提升自己的整体气质,让人看起来更有自信。包装固然重要,但最后还是要用实力说话,如果把精力都放在包装上,就是舍本逐末了。”记者随机采访了7名应届毕业生的家长,他们大都支持孩子形象包装,但同时也表示,包装要依据自己家庭的经济实力,量力而行,实力才是关键。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记者采访了几家正在东北师范大学进行招聘的用人单位负责人,他们对此种情况的看法是,在实际招聘时,主要看重大学毕业生的应变思维能力和工作潜质。如果具备以上能力又仪态大方、谈吐得体的毕业生,是会给招聘方留下好印象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对此现象,东北师范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王占仁主任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说,包装自己无可厚非,但高价包装则没有必要。在求职时首先要确立务实的就业定位,把职业理想和社会需求结合起来;其次要制定科学的职业规划,使自己的长处得到发挥;要有良好的就业心态,充满自信,敢于面对竞争,既不妄自菲薄,又不妄自尊大。求职时必要的心理准备和个人素质的提升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自己的另一番包装,这些内在的“包装”做好了,更有利于求职。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