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教育系统落实民生行动计划加强农民工子女及贫困家庭子女教育建设纪实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长春市市长崔杰(右一)在市教育局局长王树彬陪同下看望农民工子女。 tujian.or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朝阳学校的农民工子女同城里孩子一样享受着优质教育 林华 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副市长郑文芝与农民工子弟在一起 丽娟 摄 tujian.or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学校趣味运动会上农民工子女快乐表演 tujian.org
写在前面:农民工子女教育、贫困家庭子女教育、农村教育、城乡薄弱学校改造等一系列问题,一直是困扰教育更好更快发展的重点问题,是制约教育均衡协调发展的难点问题,也是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重点关注和着力解决的问题。随着教育政策的不断完善和民间基金会的不断强大,农民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得到了解决。越来越多的进城农民工子女可以享受到社会的资助,更轻松地完成义务教育。 tujian.org
仅2007年,从全国“两会”上提出的全国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继续解决好城市困难家庭和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都能上好学到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农民工子女、城市贫困家庭子女、农村家庭子女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这股注入心田的暖流,一次又一次地贴心关怀让他们备受鼓舞和振奋,更让他们看到了美好的前景和未来。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作为全国著名的科技城、文化城,长春市在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的同时,一直把教育作为城市经济发展建设的基础和先导工程,科学谋划、超前发展。特别是近五年来,长春市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直面教育发展中的重点、难点,不回避问题和矛盾,本着分步实施、系统推进的原则,积极探索、创新各项教育教学改革,在顺利完成城乡中小学薄弱校改造,高标准建设两所希望中学的基础上,通过城区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的不断扩大,城乡手拉手扶贫助学大行动的连年深入开展,农村初中教育综合改革的全面推进和全社会资助农村义务教育活动的空前开展,以及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和推进,促进了全市教育的跨越式、均衡性、内涵式、可持续发展。在此过程中,长春市不但破解了一道道制约教育发展的难题,而且在农民工子女教育、贫困家庭子女教育、城乡结合部薄弱学校改造和农村初中教育等方面,成功探索出新思路、找到新出路,变一个个教育难点为发展的亮点,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要问我是谁,过去我总不愿回答。因为我怕,我怕城里的孩子笑话。我们的校园很小,放不下一个鞍马。我们的校舍简陋,还经常搬家。我们的教室很暗,灯光只有几瓦。我们的桌椅很旧,坐上去吱吱哑哑……”回想起2007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打工子弟学校孩子们朗诵的《心里话》,至今让人内心酸楚。但近日,记者在长春市几所农民工子女相对较多的中小学校采访,看到的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农民工子女同城市里的孩子一样,在同一个校园、同一个教室,享受着同样的优质教育,他们有着同样的笑脸。所到之处,记者听到最多的是师生间、同学间一个又一个帮贫扶贫,携手共进,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感受最深的是农民工子女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和校园内浓浓的爱心暖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这里,农民工子女和城里孩子一样享受优质教育 tujian.org
2007年8月20日,这一天对于宽城区宋家小学一年二班11岁的王志玲来说,一切都是新鲜的,因为这一天,是她第一次真正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尽管比同班同学年长几岁使志玲有些羞涩,但她仍然兴奋不已,因为她终于可以上学了。报到那天,志玲的母亲不停地对班主任高玉兰老师说:“由于家里困难,实在没办法,所以现在才送孩子来上学,给您添麻烦了。”在校领导和高老师的耐心帮助和细心开导下,一向不爱说话的志玲逐渐开朗起来,消除了自卑心理,如今,已经彻底融入了班集体,还当上了小组长。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仅仅是近长春市解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一个缩影。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关注,把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列入教育工作重点。随着长春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不断加快,招商企业迅猛增加,进城务工农民越来越多,他们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也日显突出。对此,长春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一直十分重视,抢先抢早把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列入重中之重,研究探索解决办法。早在2004年,长春市就出台了《关于做好进城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的具体实施意见》,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公办中小学接收为主的“两为主”方针,按照“相对就近”的原则,将来长的农民工子女全部安排入学,并与城里孩子完全享受同等待遇,比国家和省出台的相关政策还要早。同时,为使广大农民工及时了解相关的法律和政策,市教育局联合新闻媒体在各报纸、电台、网站的显著位置宣传报道,并印制数千份在市区组织宣传,让进城农民工及时了解国家有关政策,放心送子女上学,使进城农民工子女及时接受义务教育,及时保证了农民工子女不但能上学,而且能上好学。在办理农民工子女的入学、转学等有关手续时,禁止收取任何费用,并且对家庭特殊困难的农民工子女实行救助制度。只要是家庭特殊困难的农民工子女,都可以向所在学校提出救助申请,减免相关的费用。同时积极鼓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捐款、捐物,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进城农民工子女就学。通过设立助学金、减免相关费用、免费提供教科书等方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进城农民工子女完成学业。据统计,目前,长春市中小学校已累计接收27764名农民工子女就读,占城市在校生比例的1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支持,不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近几年来,“妥善解决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一直是市政府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每逢新学期开学,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都会亲自带领有关部门负责人,到学校检查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入学情况,现场解决问题。不久前的10月19日,市长崔杰、副市长郑文芝在市教育局局长王树彬陪同下到宋家小学等几所城乡结合部学校调研,得知这里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是农民工子女时,崔杰感慨地说:“农民工参加我们的城市建设,很不容易啊,政府应当给他们一些优惠政策。”他们当即表示,要为学校重新修建体育场,并鼓励学校做好农民工子女教育,为孩子们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市教育局局长王树彬则表示:“教育公平是最基本的社会公平,教育本身没有城乡差别。农民工为城市发展‘添砖加瓦’,为城市的建设做出了贡献,让他们的孩子能充分均等地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这是全社会,更是教育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通过进一步努力,让这些‘流动的花朵’与城里的孩子一样享受到优质教育的阳光雨露。” tujian.org
在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方面,长春市砍掉了入学门槛,开设了绿色通道。他们根据“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中小学接收为主”管理的原则,结合学校布局设点,统筹安排,在临时户口所在社区按相对就近的原则,分配到指定的公办学校入学,并要求各学校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接收,简化手续,随来随办。尤其是在面临初高中剥离后初中学校数量减少、城市建设改造的步伐增大后进城打工的农民越来越多、城市学校教育经费不足等困难,市教育局始终坚持讲政治、讲政策、讲稳定的原则,在学位紧张的情况下,优先保障农民工子女就近入学。同时,坚持“统一建籍、统一管理、均衡分班”的原则,确保所有农民工子女有学上,不让一个农民工子女因父母流动而流失。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关爱,每个孩子都是一样的。面对一些农民工子女基础相对薄弱的现状,老师和同学没有冷落他们,相反却格外关爱他们。现就读于朝阳区开运小学四年三班的桑小舟随父母从山东济宁来到长春,开运小学热心接纳了她。刚来的时候,桑小舟是一位默默无语的孩子,在老师细心教育下,逐渐增强了信心,班上的其他孩子也很快接纳她。现在,班级里到处都有热心帮助她的身影,经常能够听到她那快乐的笑声。采访中,桑小舟高兴地告诉记者:“我喜欢这个学校,这里有花有草,学校像个花园,老师特别关爱我,落下的课程帮我补,还让同学陪我玩,我每天都生活得很开心。”父亲桑野激动地说:“开运小学不收任何费用,并减免了孩子的学费,老师常来家访,对孩子给予特殊关照,孩子在这里上学很开心,我们也很放心。”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作为农民工子女,三十中学二年三班的安同学是不幸的。今年5月,在长春打工的父亲患重病去逝,家中的经济来源一下子断了。然而,她又是幸运的。当该校校长得知这一消息后,当即带有关人员前去看望,随后又组织全体教职工为她捐款,帮助全程办理丧事。班里的同学也都在暗地里帮助她,自发地为她攒每月的车费。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正是有了这些贴心的关爱,许多贫困学生经过刻苦学习,成绩进步很快。朝阳实验中学的司可艺同学就是他们中的典型,虽然家境贫寒,但她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入了师大附中,在校期间多次组织学生团体活动帮助那些和她一样的农民工子女和需要帮助的同学们,她也因此被评为全国十佳好少年。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样的感人事例不胜枚举。目前,在长春市各中小学校,关爱农民工子女,不让一个人掉队已蔚然成风。各校在农民工子女入学、日常学习生活、扶助贫困子女等方面都加大了工作力度,建立农民工子女档案,全面了解他们的家庭及学习状况,因人施教,平等对待。确保每名农民工子女都有入学学位,确保每名农民工子女都能按时完成学业。有的学校还探索并采取了分层次教学,对基础稍差的农民工子女,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和家庭作业。课上,老师经常鼓励他们勇敢发言。课间和课后,为他们辅导,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提高他们的自信,一步步引导他们爱学习、会学习,得到了家长的一致认可和称赞。 tujian.org
在这里,每个贫困家庭子女都能得到资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关注弱势群体,扶贫助学献爱心一直是长春教育的优良传统。“万名教师访万家,万名教师帮万生”活动如今已是家喻户晓,通过双万活动的连续深入开展,全市仅教育系统已累计捐助阳光基金100余万元,同时吸引了部分政府机关、各级工会和社会团体捐款达270余万元。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不让一个学生因贫辍学,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早在2001年,长春市教育局便对全市中小学校提出这样的要求。同时,长春市充分发挥政府、社会、教育三方面的作用,通过开展城乡对口支援等一系列扶助活动,逐步建立起扶贫助学长效机制、立体化多元扶助机制、市县两级救助基金制、特困学生杂费减免制等一系列制度,使一大批面临辍学的贫困家庭子女重新回到了校园,使他们能够安心上学,接受平等受教育的机会。目前,全市城乡每个贫困家庭的子女都能得到一个受资助的渠道。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自2001年在城区30万师生中开展了“节省一支笔,一本书,一个文具盒,献给乡村贫困学生,不让一个贫困学生掉队”的活动以来,长春市确定每年的3月为全市扶贫助学活动月。每年此时,全市各种形式、各种规模的爱心活动此起彼伏,使贫困学生得到及时资助的同时,在社会上形成了一股人人关心教育,关爱贫困学生,捐资助学的良好风尚。连续六年来,“城乡手拉手,扶贫助学大行动”已累计为农村困难学校和学生捐助资金100余万元,捐助电脑1103台,各种教学仪器设备12573件,学生桌椅17149套,各类图书99万余册,文具163万余件,衣物24万余件。共对口支援农村薄弱学校省、市级270所。同时,在农村职业教育方面,市教育局从2004年起,累计发放“职业教育券”600万元,资助1万余名农村贫困学生到城市职业学校就读。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特别是全市五个城区,连续几年来已与五个县(市)、区形成了横向支援、纵向扶助、自由对接的长效救助机制,形成城乡学校一对一的帮扶对子,明确了帮扶目标和计划。在全市扶贫助学大潮的影响下,许多城市优质学校自发与农村贫困校建立起“友谊校”、“兄弟校”等关系,如市一实验小学与靖宇县育红小学、师大附小分校与朝阳区永春小学、吉林子弟中学与九台二中等结成帮扶对子,为他们提供物质帮助的同时,深入开展教育教学交流,相互促进。同时,各县(市)、区也纷纷行动起来,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建立起本区域内城乡间、校际间、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扶助网络,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城乡差距。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为让更多的贫困学生得到更多资助,长春市教育局今年又安排扶贫专项资金50万元,建立了市级救助基金,救助农村特困学生1600人。在此基础上,各县(市)、区也建立了救助基金。同时,长春市还出台了特困学生杂费减免制,明确提出凡持长春市民政局《优惠证》和市扶贫办《特困职工证》的职工直接扶养子女应酌情减免杂费及其他费用,保证适龄儿童少年全部入学。各县(市)区也制定了本地区的政策。如南关区教育局为鼓励特困生奋发图强,在千名特困生中评选出特困生若干名,除减免书费、杂费外,还由“爱心助学基金会”发放一定数额奖学金;小学优秀特困生升入本区改制校还将享受特殊优惠政策。 tujian.org
此外,一些城市低保家庭子女虽然已经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但长春市教育部门依然把他们列入救助对像,为那些因家庭困难而不能升入高中段学习的学生,提供两年免费的就业教育,为他们打开了创造幸福人生之门。市教育局经过调查发现,2006年,全市城区共有1135名低保家庭子女因家庭困难未进入高中段学习,于是便把解决这部分学生的教育问题,列入2007年长春市教育民生行动计划,并于6月5日下发了《关于组织城区未升入高中段的低保家庭学生就读职业教育的通知》,为这部分学生提供两年免费的就业教育。目前,市教育局已根据学生意愿、专业志向和各校办学规模等,将他们一次性分配到各中等职业学校就读。市教育局每年为他们每人补助1850元,拨到学校抵缴学费,其余部分学校免收。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长春市扶贫助学体系中,职业教育也被纳入重点。各中等职业学校通过“奖、助、勤、补、免、捐”等多条途径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给予救助,确保没有一个学生因贫失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从物质到精神,长春市的扶贫助学逐渐走向深入。在开展扶贫助学活动的同时,长春市教育局更关注师资助学的重要作用,及时开展送课下乡、送教下乡、城乡教师交流、培训等。今年,市教育局决定,未来三年,每年都将组织80名左右市直属学校优秀教师,到外县市进行支教活动。目前,首批80名农村教师已经深入12所农村学校,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支教活动。在支援农村师资的同时,长春市还加强了城市区域内教师队伍建设。今年,全市各城区共有60所优质资源中小学,派出221名校级以上骨干教师,与本区域内薄弱校221名年轻教师进行交叉任教,该活动也将连续开展3年。这一系列的支援活动,不仅有助于薄弱校物质条件的改造,更为他们的教育教学注入了生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几年的扶贫助学活动,使农村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改善、濒临辍学的贫困学生得到救助,为每一个学生创造平等受教育机会,缩小了城乡学校之间的差距,巩固提高了全市的“普九”成果;扶贫助学活动使农村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促进了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这里,每一所农村学校均得到改造提升,逐步实现信息化 tujian.org
长春人口大部分在农村,农村教育所占比重相对较大,学不起、学了没用、办学条件差、师资水平低,一度是农村教育发展的“四大顽症”,成了制约全市教育整体快速发展的一道难题,但经过市教育局几年来的努力,一道道难题逐步得到解决,并出现了一处处亮点。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1年,长春全面展开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农村初中办学目标,由原来的单纯为升学服务,转移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兼顾升学的轨道上来。通过设立专项资金,改造农村薄弱校,仅2004年,市政府就从城市教育附加费中安排600万元,用于改造了农村中小学危倒校舍。同年,市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动员鼓励全社会资助农村教育,促进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议案》。在市政府的全力组织下,在市教育局的统一协调下,社会各界积极响应,很快在全市掀起了资助农村教育的热潮。在此项活动中,全市资助农村教育能达4000余万元,3.8万名农村贫困学生免费入学,276所农村困难学校得到援助,近10万平方米农村危倒校舍新建或改造,从根本上改变了全市广大农村薄弱学校的面貌和学生的学习环境,救助了一大批面临辍学的贫困生,促进了城乡教育教学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村教育的发展,促进了全市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加大农村薄弱校改造的同时,长春市还积极争取到国家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并于2006年全部完成。该工程由国家、市、县三级配套,一、二期工程总投入6196万元,1775所学校安装了远程教育设备。其中建设计算机教室及卫星接收系统244个,地面卫星接收点1531个,新增计算机9339台,中心校以上的学校全部建有计算机室,长春市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覆盖率达到了100%,使农村孩子也有了自己的信息化教室。通过卫生接收系统,他们也能和城里孩子一样共享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优质教育资源。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更让农村孩子高兴的是,他们不仅仅有宽敞明亮的教室,平整宽阔的操场,同时,他们也拥有了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坚持对农村薄弱学校和农村贫困学生“双扶持”的同时,长春市加强了对农村教师的培训,提高了农村教师的思想和业务素质。多次组织了市骨干教师200余人次下乡支教,近2万名农村教师得到了免费培训。市教育局还将骨干教师的优秀课件制成光盘,免费送给农村学校和农村教师。开展了“新课程师资送课下乡”活动,城区100名骨干教师与农村100名教师结成帮扶对子,帮助其提高业务水平。此外,长春市还积极鼓励城区优秀教师到农村挂职锻炼,从去年开始,以九台和德惠为首批支教点,派出长春十一中学等10名骨干教师支农,并把支农所得的成效作为考核晋升的重要依据。通过这些措施,使广大教师进一步掌握了先进的教学理念,提高了业务素质,为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与此同时,长春市在基本完成城市优质教育资源打造、农村薄弱校改造的基础上,把目光投向城乡结合部薄弱校,从2005起,三年来,全市已改造了11所城乡结合部薄弱学校,新建校舍7.4万平方米,投资1.32亿元,使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全面改善,受益学生达1万多人,有力推进了城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让弱者变强,让优者更优。长春教育在均衡发展的道路上,狠抓薄弱、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为广大市民提供优质、满意学习环境的同时,为改善民生,为长春市经济更好更快发展作出了贡献。 (本报记者 王英)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