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吉林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6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大爱无疆育桃李
2009-06-19

范明食 赵玉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今天我亲临四川黑水,为灾区服务,感到非常光荣。我要把黑水作为第二故乡,和黑水人民一道,为建设美好家园而努力工作。”这是通榆县二中教师杨森光日记里的一段话。今年暑假,杨森光光荣加入我省首批赴黑水县支教团,成为白城市仅有的为期半年的两名前往四川灾区支教者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接到入选支教的通知,从教15年的杨森光既欣喜又有些担忧,家里上有70多岁的父母无人照顾,下有十几岁的孩子需要父爱,体弱多病的妻子要成为这个家的顶梁柱……去吧,灾区的孩子更需要老师——父母和妻子的鼓励让他如释重负。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到最艰苦的地方去”

tujian.org

  7月12日,杨森光随支教团出发了,下飞机转乘汽车,一路颠簸,风雨相伴。临近黑水县,大家开始出现高原反应,心跳加快,耳鸣,头疼。下车走路浑身无力冒虚汗。可是眼前的困难,丝毫没有动摇他坚定的信念。黑水县仅有两所中学,一所是县中学,学校在县城,教学条件好些。另一所为雁江寄宿制中学,离县城较远,是一所农村中学。支教团共有三名地理教师,其中两名要留在县中学,而杨森光毅然选择了离县城较远的雁江寄宿制中学,那里条件差,多为藏族学生,语言交流困难。“既然来支教,就应该到最艰苦的地方去,那里更需要我。”杨森光对当地的领导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学校复课在即,而雁江寄宿制中学的男生宿舍变成了危房,急需从危房中把床铺和被褥及箱子搬到安全的活动板房里。杨森光不顾长途跋涉的疲劳和强烈的高原反应,搬床、提箱、整理宿舍,当26张床整整齐齐地摆放在明亮的活动板房里时,杨森光的腰已经直不起来了。7月16日,学校开学了,经过一周的听课,杨老师掌握了学生的情况。学生绝大多数是藏族,半数学生不会说普通话,有的学生汉字认不全,班级平均成绩差。初二年级共有六个班,学校安排杨森光承担一个或两个班的授课任务,可他自愿申请教三个班的课,并提出实行集体备课制,取长避短,因材施教。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余震中,他忘我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来黑水县不到两个月时间里,杨森光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次余震。7月15日,杨森光正在5楼与政史地组教师进行交流,突然灯来回晃动,桌凳移动,发出响声,可大家并没有惊慌,继续进行交流,余震持续2-3分钟时间。而这已是杨森光来后的第三次余震了。更为严重的是7月24日,一天中发生了6次余震,每次余震中,杨森光第一个想到的是学生,那一刻他内心涌动的一种厚重的责任感。他沉着冷静,先有序地疏散学生,待学生全部撤离后,他才走出还在晃动的教室……顶着每天大小余震的巨大压力,杨森光忘我地投入到工作中,他认真学习李元昌教改思想与实践丛书,实施有效教学。利用自己的教育科研专长,帮助本校教师进行课题研究,课题以汶川大地震为背景,集黑水县革命文化资源、民族文化底蕴、藏族羌族风情和旅游资源等内容,整理出一本校本教材《认识黑水乡土地理》,让学生认识家乡,热爱家乡,激发建设家乡的热情,也为中学地理课的校本研发奠定了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艰难中,他收获赞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杨森光多次入村寨走访,积极与灾区学生沟通,并及时调整备课笔记,逐渐适应了在黑水县的教学环境。他的敬业忘我精神也得到了多方赞誉,教育部陈汶特处长到黑水雁江寄宿制中学调研时,对来自吉林的支教教师们在这次大灾面前表现出来的高尚师德致以崇高的敬意。8月9日,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到学校调研,对支教团为当地学校教师进行普通话培训、计算机培训和科研培训的举动给予了高度赞扬:“吉林支教团冒着余震的危险,急灾区所急,想灾区所想,真是一支高素质的教育队伍。”8月末,杨森光被评为吉林省支援四川省黑水县教育先进个人,并获得省教育系统嘉奖。时至今日,杨森光依然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坚守在灾区学校的三尺讲坛,他用执着和博大无私的爱书写着人生最壮美的华章。

tujian.org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 建立“大信访”格局
    ·百余海外华侨华人携项目聚首长春
    ·节能与减排有机结合 环保与增收同步推进
    ·吉林省出席共青团十六大代表归来
    ·发展成果惠及农民 新型养老保险走进和龙
    ·集安检查防汛通信设施
    ·倡导简约环保生活方式
    ·电影节组委会在万达影城举办现场投票活动
    ·哈达山水利枢纽工程(一期)开工
    ·长春市举行奥运火炬传递模拟演练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