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华网呼和浩特4月4日电(记者王欲鸣)“风光烟火清明日,歌哭悲欢在人间”。4月4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苏力德苏木宝日呼德嘎查牧民太丰吉日嘎拉家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百余名亲戚从各地赶来参加祭祖仪式,表达哀思。
今年的清明节阳光明媚,风和日丽。太丰吉日嘎拉家的祭祖仪式从上午10点准时 开始。按照当地蒙古族的传统,清明节要烧“吐勒希”给祖宗上供。“吐勒希”包括炒米、酥油、鲜肉、茶叶、枣、布块和纸钱等。
接着,太丰吉日嘎拉和他的家人将5位过世先人的遗像“请”出来,安放停当。烧香、诵经、跪拜后,向在场的人们介绍祖先的简历、事迹和现在各个家庭成员的简历,并分发给每位家族成员一部“家族史”。之后,大家共同来到先人们的坟墓前敬献馐斯(即全羊)祭奠。祭奠结束后,把祭奠剩下来的酒食聚集在一处,按辈分、长幼分成三组,依“八”字形排坐,由长者将酒食分给了每位参加祭奠的人。
太丰吉日嘎拉是一位普通的牧民,一家4口人经营着1000多亩草场和300多只牲畜。他用流利地汉语告诉记者,“清明无客不思家”,父母过世后,他和弟弟、妹妹3人生活在鄂尔多斯市几个不同的地方,平时大家各忙各的很少见面,只有清明节这一天,大家回来给父母上坟才能相聚到一起。
“现在草原上牧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可是亲情却开始淡薄了。”太丰吉日嘎拉说,今年他和弟弟太丰巴雅尔、妹妹萨格萨共同组织了这次祭祖仪式。目的是为了光耀祖先的功德,寄托生者的哀思。更重要的是为凝聚家庭、宗族内部的血缘关系,增进和谐。
仪式结束后,太丰吉日嘎拉的弟弟太丰巴雅尔老人对记者说:“清明节被列为法定节假日后,大家有了更充裕的时间从事祭扫活动。我们因为共同的祖先走到一起,在祭扫活动中体会到家族认同感,我们每个人通过祭祖都能在家族血脉传承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这也是对孩子们关于生命、人生的重要一课。我觉得这有利于家庭、家族的和谐,进而更有利于构建牧区和谐社会建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