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蒙古西部农村婚嫁陋习使农民不堪重负 |
2009-04-30 |
|
前几天,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中滩乡的李老汉,花4.8万元给小儿子操办了婚礼。就在3年前大儿子结婚,也花了4万多元。为了给两个儿子娶媳妇,李老汉相继花掉半生的积蓄外加3万元债务。他无奈地说,农村就兴这习俗,娶个媳妇砸锅卖铁也要大办一场。按理说,娶媳妇本是一件喜事,如今却成为许多农村家庭的愁事。在内蒙古各地婚娶攀比之风愈演愈烈,高价婚姻已成为刚刚解决温饱的农民又一沉重负担。名目繁多的婚娶费让农户不堪重负“从媒人登门开始,步步都离不了钱。”呼和浩特市一家村的邢小龙刚办了结婚仪式,他向记者细数了农村结婚需要的各种费用:“男女双方相亲感觉不错,男方就得送上2000—3000元不等的见面礼。结婚当天,花样就更多,下车钱、叩头钱、婆媳见面礼等等。把新娘子接到男方家,得先递上888元的红包,否则新娘子不会下车。下了车还得管前来迎接的婆婆叫声妈,表示“改口”,婆婆此时要给儿媳妇1001元的红包,意为娶到的媳妇是‘百里挑一’。总之,从见面到结婚,一般的农户家要花费彩礼三、四万元。除了这些,衣服钱还要1万左右,买房钱三、五万不等。再办上十几桌酒席。在农村要娶个媳妇至少得五、六万元。”记者了解到,农户结婚彩礼的名目五花八门,什么见面礼、装烟礼、改口礼、上车礼、押车礼等等,每一项“礼”都颇有一番讲究。农村青年订婚时要送给女方几套衣服、现金,有些还送金耳环、金戒指、金手链等“三金”,花费一般在1万元左右;结婚时,男方要购置“席梦思”床、家具、彩电、洗衣机、摩托车等大件商品,还要宴请宾朋,花费一般2万元左右。农户有一个孩子结婚,不包括盖房的费用就在3万元左右,相当于全家几年的总收入。结婚彩礼风愈刮愈烈,使许多农户为结婚而负债累累。李老汉的3万元债务除了向亲戚朋友借了一些,剩下的都是高利借贷。为了尽早还清债务,年近60的李老汉已决定过了年就外出打工。在相互攀比的陋习中套上债务枷锁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农民不惜举家借债大操大办婚事?不少农村基层干部见多不怪地说,主要是比阔气、讲排场所致。“婚事不搞的红火些,不请客吃饭,那还叫什么婚姻大事。如果不这样,不但女方家长不同意,村中舆论压力也很大,自家也无法体面地做人。”不论有钱还是无钱,不花钱或少花钱是不可能的,不搞得大方、隆重一些,自己便没有了面子,这是许多农民的心理。张家女儿出嫁时热热闹闹、风风光光,并收了较多彩礼,李家的女儿待嫁自然也不甘示弱,也要向男方大量索要彩礼。索要高额彩礼成为许多农村女子及其家庭获取面子和地位的象征,没有收取多少彩礼的家庭是没有面子的。还有一种心理就是追求物质享受。有的女方家害怕女儿嫁到男方家后受苦,向男方索要较多的物品。婚娶陋习不仅影响生产还容易引发纠纷越来越多的彩礼,把不少农村家庭压得喘不过气来。一个普通农村家庭为儿子操办一次婚事是自己十几年,甚至一生的积蓄。有的在外辛苦打工一年,挣来的钱还不够送一次彩礼。等子女全部完婚后,父母大都一贫如洗,背着债务度过余生。有男孩的家庭往往从孩子十几岁开始就储蓄钱财,准备盖房子。也有些家庭,为了给孩子攒钱娶媳妇,干脆让孩子早早辍学,外出打工挣钱。有限资金用在高额婚娶消费上,势必挤占生产性资金,无法进行正常的生产投入。托克托县的任小杰,家里为给他结婚落得债台高筑,养猪的饲料和开春的种子钱都得靠赊销解决。这种情况在内蒙古西部农村并不少见。劳民伤财不说,因为索要彩礼而引发的纠纷也屡见不鲜,有的甚至演变成刑事案件。记者在一些乡镇派出所了解到,在农村的民事纠纷中,因彩礼钱引发的纠纷占了很大比例。“不少青年的婚姻不是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而是被金银财富所左右。一旦发生违约,男方在讨要彩礼的过程中,难免有极端行为。”一位派出所的工作人员说。(文/胡芳)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