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利蒙牛努力提高乳品质量恢复消费者信心 |
2009-04-30 |
|
新华社呼和浩特11月20日电(记者陈玉明、张丽娜)在经历了三聚氰胺污染事件之后,以伊利、蒙牛为代表的中国乳品企业痛定思痛,通过控制奶源、加强检测等措施,努力提高乳品质量,取得了明显成效,消费者信心开始逐渐恢复。目前,伊利、蒙牛这两家中国龙头乳企的销售量已在稳步回升。
工业和信息化部19日至20日在呼和浩特召开全国乳制品行业整顿和规范工作现场会,并组织与会者参观了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蒙牛乳业集团的工厂和牧场。
奶源可控是保证质量的关键
三聚氰胺事件根源在于奶源争夺战。一些地区乳品企业密集,产能远远大于奶源量,乳品企业各自为战,纷纷竞价收购,给了奶贩子铤而走险、掺假制假的机会。
如今,伊利、蒙牛等龙头乳企都认识到,乳品企业必须加倍注重奶源基地建设,视奶源为企业生产经营的生命源头,下大力气做好奶源。任何靠掠夺、挤压、打价格战争取来的奶源都是不可靠的。
伊利集团执行总裁张剑秋说,为加强奶源建设,伊利的措施是,一方面,切实抓好全国现有的500多个养殖小区和297个规范化牧场建设,另一方面,对社会上的奶站全部进行托管,即由公司派人对奶站进行直接管理。伊利还在少数散养户中推行奶联社和奶牛合作社模式,以逐步消除散养户,从根本上提高奶源可控程度。张剑秋表示,伊利今明两年将投入5亿多元,建设不同规模和模式的现代化牧场。
蒙牛集团副总裁姚海涛则表示,一方面要对奶站逐步实施全面托管制度,对一些小奶站逐步进行合并,另一方面要努力建设自己的牧场。蒙牛计划5年内建设20个大牧场,每个大牧场将可容纳一万头奶牛。
对乳品生产实行全过程检测
要保证安全生产,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掉以轻心。在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伊利、蒙牛两大龙头乳企进一步加强对产品生产的检测力度,全面堵塞收奶、生产等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漏洞。
据张剑秋介绍,伊利目前已累计投入1亿多元购进试剂盒和各类检测设备,分发到全国各个生产基地,重点对原料奶、进口和国产原料奶粉、饲料、原辅材料进行全面检测,堵塞可能被三聚氰胺污染的漏洞。为保证原奶质量,公司与地方政府派出1万多人相配合,对原奶供应环节实施“盯车、盯人、盯站”的方式,对运送原奶的车辆进行编号铅封,装配GPS定位系统,从而使原奶供应始终在政府和企业的监控之下。
姚海涛说,蒙牛已投资近5000万元购进国际先进的检测设备和药品,用于质量安全检测。凡是出厂的蒙牛产品,都要经过三个环节的四次检测,即原奶检测、生产过程的辅料检测、成品批检和第三方检测。目前,分布在全国各地的蒙牛40多个工厂都配备了检测设备和检测药品,为企业产品安全出厂提供了技术保证。
消费者的信心是立企之本
三聚氰胺事件让消费者对中国乳品企业的信心大打折扣,如今,伊利、蒙牛等龙头乳企正在加倍努力,以挽回消费者的信心。
张剑秋表示,伊利集团的原则是,不让任何不合格原料和辅料进入生产线,不让一件不合格产品在厂内停留,不让一件不合格产品在市场上流通;确保每一件出厂产品都经过企业和质检部门的共同检测,合格一批,出厂一批。目前,伊利集团的生产已经开始趋于正常,在内蒙古等地的销售量已恢复到原来的90%左右。
据了解,伊利日前还在新浪、搜狐等网站开通了行业内首个数字化参观平台,消费者通过点播视频可以观看伊利牛奶生产的各个环节,相当于把伊利的生产工厂搬到了消费者眼前,实现消费者对生产环节的监督。
姚海涛说,通过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升产品质量,目前蒙牛产品销售恢复相对较好,公司在市场巡查时发现,全国各地市场蒙牛产品的供应不仅品类全,而且日期新,呈现出比较好的销售态势。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