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30年前,中国改革从农村开始破冰;30年后的今天,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为契机,农村将掀起改革发展的新一轮热潮。米袋子满、菜篮子丰、农产品市场琳琅满目,如今,老百姓切身感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日前从自治区农牧业厅又传来喜讯:今年我区粮食喜获丰收,总产量达到210亿公斤、单产266.45公斤,均创自治区成立以来粮食生产历史最高纪录,实现了改革开放以来首次连续5年大幅度增产。
科学种田是致富的根本“以前种田靠经验,现在浇水、施肥、打药样样都讲科技,搞懂了就是效益,搞不懂就要吃亏。”这是记者在采访时,听到农民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大户标兵”的李忠孝,就是靠科学种田走上致富路的。深秋时节,记者来到通辽市科尔沁区丰田镇万家屯村,见到了即将步入花甲之年的老党员李忠孝。站在金灿灿的玉米堆前,李忠孝由衷地喜悦和自豪:“我现在承包1200亩土地,平均亩产玉米2200斤左右,总产粮食在250万斤左右,按去年玉米每斤六毛五的价格算,今年能卖150多万。政策好,农业税免了,三提五统也没了,反过来又给老百姓增加补贴,老百姓的心里才有了定心丸,也就敢往地里投资!”2004年12月,当李忠孝把农业部奖励的“东方红S704型”拖拉机开回村里时,乡亲们用鞭炮和掌声欢迎他凯旋。人们不禁要问,能入选995个“全国粮食生产大户”已属不易,他为啥还能跻身最具代表性的前10名,成为“全国粮食生产大户标兵”?李忠孝话不多,但事事心里有数。他先后担任过小队长、大队长、村主任、村砖厂厂长、村党支部书记,但种地还是他的老本行。对于种地,他有自己的独到见解:种地有风险,因为北方地区气候十年九旱,不少人承包土地都赔了。他分析了原因,觉得还是对农业投入不够,只想着靠天吃饭,那怎么行?归根结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是致富的根本。农民要想增收,必须提高单产,提高单产就必须密植,要密植水就必须跟上。这就是他在种地实践中摸索的“狠抓农田基本建设-机械化作业-大规模科学种植”的致富新思路。2001年,他不顾老伴儿和孩子们反对,跑到100公里外的珠日河牧场承包了2000亩地,播种玉米1200亩、种草800亩。这2000亩土地高低不平,都是黑青沙土,没有1眼井,以前都是靠天吃饭,只能种些豆类等晚田作物。为了彻底改变现状,他花了5万元租用了3台推土机,先将土地推平,然后修成畦田,接着投资8万元,打了30眼机井,购进柴油机10台。2003年底,他又在丰田镇承包了1200亩土地,新打配套机电井5眼。一年下来,玉米平均亩产由原来的600斤猛增到1500斤,最高亩产竟达到了1800斤!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家加大了对“三农”的扶持力度,出台了一项又一项惠农政策,让李忠孝在这片黑土地上看到了更大的希望。只有初中文化的李忠孝更加坚定了“做大黑土地文章”的信念,他开始用现代化机械“装备”自己,先后投资35万元购进了5台大中型拖拉机及配套设备。今年,他又投入20万元购买了一台大型收割机,实现了从种到收全部机械化的梦想。李忠孝的成功实践激发了广大农民科学种地的积极性,也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在这片广袤的黑土地上收获了更多的“金豆豆”。
从“要我种”到“我要种”“现在,再也没有人指手画脚要求种这种那了。”凉城县麦胡图镇一位姓武的村民回忆说,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他家和村里许多农户被“上面”要求种红皮小麦,红皮小麦卖不出好价钱,“上面”又要求大力发展玉米种植,农民们无奈拔掉许多正抽穗的小麦青苗。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市场化改革,让行政命令指挥农业生产渐渐淡出了历史,种什么、养什么、卖什么,农民自己做了主。从“要我种”到“我要种”,中国农民的生产经营发生了重大变化。在金星村村南的温室里,记者和一位赵的农户谈了起来:“土地包产到户后我们的生活的确是好了起来,可是有个旱呀涝呀的就会减产,再说一到冬天庄户人就没事了,只能打牌、喝酒。从去年开始,镇里号召我们建温室大棚,建一座大棚镇里给补贴1万元,我们自己出2万元,我在自家承包的6亩地里建了两座温室,一年四季种菜,收入很好,建起快两年了成本已全部收回来了,还小有利润。现在你看,我温室里的青椒和西红柿又快上市了,这茬菜下来就能收入七八千块钱。”在村外的田里,一位开着大拖拉机的农民正在耕地,他叫王福田,他说,现在人们条件好了,老老实实在家种地的人越来越少了,好多人都出去打工挣钱去了,留下的地没人种,我就以每亩每年80元包下了53亩地,这下够我干的了,前年我买下了这台654拖拉机,国家给补了1.5万元,我自己出了4万多元,这两年,投入已经全部回来了。”
农业机械化帮了农民大忙“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千百年来农民头顶烈日收割庄稼的情景,深深烙在人们心里。而今年秋收时节,记者在通辽市库伦旗这个产粮大县看到,耕牛、马匹在广袤的田野上已经不见了踪影,到处是农业机械忙碌的身影,机器轰鸣给秋收增添了热烈气氛,渲染着农民们的丰收喜悦。“今年我家种了80亩地,春天播种用了4天,秋收往家里拉运用了6天。这在过去,至少都得半个来月,农业机械的效率就是高!”说起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生产的变化,库伦旗扣河子镇水泉村农民王庆文打开了话匣子:“30年来,我家相继换了3个种地犁。”王庆文家的第一个种地犁是木制的、用畜力拉的犁杖。那时,农村家家都用这种犁种地,播种时,由两头牲畜在前面拉,一个人在后面扶着,加上一个点籽儿的、一个点肥的、一个滤粪的,通常种地一付犁杖需要4个劳动力,一天下来顶多能种六七亩地,一家4口人的口粮田,全种下来得五六天,遇到劳动力少或没有牲畜的,就两家合伙干,以地块儿为单位轮着给两家种,等种到最后时,部分地已经错过了最佳墒情。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农业科技不断发展,王庆文换了一个带播种箱的铁犁杖,这种犁有两个漏斗式的箱,一个装种子、一个装化肥,这样就节省了两个劳动力,大多数农户都能单独种地了。随着经济条件的不断改善,2006年,王庆文花1万多元买了一辆四轮车,配备了翻地犁、播种机,彻底取代了过去的畜力犁、畜力车。这样,不仅送粪、耕地一溜烟似的飞快,种地效率也提高了,一辆四轮车一天能种20多亩地,他家4口人的口粮田,两天就种完了,为了让这个“铁牛”发挥更大的作用,今年他还承包了别人家的30亩地。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03年,国家开始实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我区广大农民享受到0.24亿元补贴;2007年,全区各级财政农机投入总额达2.5亿元,是2003年的10倍多。 凉城县麦胡图镇金星村的农民邓九在说:“现在,农民种地不但省时、省力、省钱,还能腾出身子外出打工赚钱,机械化种田可真帮了我们农民大忙了!” 凉城县麦胡图镇金星村的李婶走过来和大伙唠起了家常:“过去我们的生活是缺吃少穿,一家10多口人住一间烂板房,土地承包后,我们的生活才有了改善。以前种麦子用锹铲,一天都种不了多少,后来买上了牲口,省事了不少,现在人们种地,都用拖拉机,省草料,不费事,用的时候加点油、加点水就行,耕地、种田、收获、拉运样样都行,太方便了。今年我家种的玉米又丰收了,8亩地能打个万数多斤,加上别的,最少也能收入三两万……”这时她的手机响了,是远在上海工作的儿子打来的。前些年,联合收割机跨区麦收成了农村的一大景观。近年来,不仅小麦大部分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水稻、玉米也实现了机播机收。据统计,2007年,我区农机总动力、拖拉机保有量、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分别是1979年的5.7倍、15.5倍、5.7倍;农机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1%,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9.1个百分点,比1979年提高了35个百分点。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大幅提高,我区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显著增强。2007年底,内蒙古以农机大户为主体、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主要形式的新型农机服务组织达491个,农牧民自愿组织的农机作业服务队达28270个,农机社会化服务纯收入达19.2亿元。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出台5个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分别以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和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为主题,形成了新时期加强“三农”工作的基本思路和政策体系,构建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制度框架,掀开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篇章,迎来了农业农村发展的又一个春天。
取消农业税农民打心眼里高兴“农业税、屠宰税、牧业税、农林特产税、民政优抚费、教育附加费、民兵训练费、计划生育费、民办交通费等,以前这些税费加起来平摊到每亩地要100多元,现在,这些税费不仅全部免除,国家还给每亩地粮食直补和农资补贴至少60元钱,今年我种的10亩地就领了600多元的补贴。”邓九在说。随行的麦胡图镇党委秘书闫保林深有感触:“以前乡镇干部大半年时间在下面收税。尤其是从过完中秋节一直到大年二十九,乡镇干部根本不能回家,挨家挨户收税,由于税费高,95%的村民躲着不给交,有时候看见乡镇干部来了,专门把大门锁上。乡镇干部也没办法,一年只发两次工资,收上税费就能发,收不上来就没钱发。自从减免了税费,干群关系得到了改善。”我区从2000年开始实施农村牧区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到2005年,农业税终于退出历史舞台。5年间,中央、自治区、盟市三级财政用于税费改革的补助资金投入累计达到85.2亿元,全区农牧民人均减负630多元。在凉城县蛮汉镇永达夭村,一位姓尹的村民高兴地告诉记者:“我们农民的负担是一年比一年少。2001年,我家4口人,农业税和各种提留款共交了近300元,人均74元。2002年,我家缴纳的各种税费一下子减少到168元。到了2003年,当村里会计通知我说,只交120元时,我当时就愣了,咋又能少交呢?”让尹大爷没想到的是,好事一件接着一件。“让我这辈子想都不敢想的事在2005年又发生了!”尹大爷说,“2005年年初,在呼和浩特市打工的儿子回家对我说,报纸上刊登的消息说,从2005年内蒙古将全部免征农业税及附加农业税。我当时听了根本就不相信,自古以来就交‘皇粮国税’,这规矩咋会改呢!”当尹大爷从村干部那里证实了儿子带回来的这条喜讯后,高兴了好几天。他说:“这可是我们农民在这几年中最感谢政府的一件事。”在这些支农惠农政策的带动下,农民种地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据自治区农牧业厅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近5年来,内蒙古实现粮食5年增产,2004年为150.8亿公斤,2005年为166.2亿公斤,2006年为170.5亿公斤,2007年为175亿公斤,2008年为210亿公斤。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在现代农业建设的首位,稳定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分担国家粮食安全责任的要求,内蒙古正在积极调研编制《内蒙古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规划》,力争到2015年使我区粮食总产达到250亿公斤,实现新的跨越。
包产到户解决了粮食不够吃的问题30年前,城里人的食品还得凭票供应,许多生产粮食的人吃不饱肚子,是小岗村农民的18个指印,启发更多地区的农民开始了“包产到户”的探索。“大包干以前,我家5口人,每个季度生产队分粮食,用褂子就能兜回家,经常挨饿。包产到户后,我们每年是交够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一亩地能多打几十斤呢!”说起往事,凉城县麦胡图镇金星村农民邓九在仍然记忆犹新。 11月4日,记者驱车100多公里来到凉城县麦胡图镇金星村。在改革开放以前,全区就有“学大寨,赶金星”的口号,全国劳模郭老虎带领金星村全体村民不懈努力,使得目前全村1100户3500人拥有上万亩良田。今年65岁的邓九在说起当年的往事,激动之情溢于言表:“那时候我们金星村是全区第一个搞起互助组的村。当时我们村4户人家就一头驴,3户愿意结为互助组共同种田,而另一户则不愿意,调解后决定,由互助组使用3天,另一户使用1天,这就是当时很有名的‘三条驴腿’的故事。后来,我们的好支书郭老虎带领大伙大搞农田水利建设,当时很是红火了一阵子。后来,人多了,田多了,产量却上不去,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当时人们常说的一句顺口溜:‘够不够三百六,吃的不够再研究’,说的就是当时的情况。”记者了解到,1978年凉城县全县粮食总产量仅6329万公斤,而在30年后,地还是那些地,粮食总产量却达到了2.04亿公斤,稳居全区28个产粮大县行列。邓九在感慨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施了包产到户,我们的积极性一下子调动了起来,第一年我种的小麦亩产就达到了1000斤,以往头等地才能达到500斤,就这样吃的问题解决了,后来乡里号召我们种玉米,村民手里慢慢有了活钱……”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