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9月22日,记者从呼市东瓦窑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了解到,8月份,呼市本地蔬菜大批上市,致使菜价走低,然而其他月份呼市的菜价比去年同期平均上涨了27%。呼市东瓦窑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信息部的戴洁告诉记者,近几年呼市的菜价一直走高,今年菜价的涨幅创造了历史新高。呼市的菜价为什么只涨不降?连日来,记者就此问题进行了采访。 市民吃不消 蔬菜对于每个家庭来说都是很重要的,菜价涨了,市民的饭钱就要跟着涨,虽然每天多花几元菜钱市民感觉不出贵贱,但是日积月累下来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果每天一道菜多支出0.5元,1个月就得多支出15元,1年就得多支出180多元,一个家庭每天按照4道菜算,1年在菜钱上就得多支出720元。家住呼市胜利街的杨老太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一家三口人,原来每个月200元的菜钱足够了,可是现在一个月300元都有点儿紧张。还好,我和老伴儿都有退休金,要像一般的家庭这吃菜还成问题呢。前些天本地菜上市后还能便宜一点儿,这两天就又涨价了。”在县府街西口居住的任大妈说:“这两年菜价怎么越来越贵了?以前我们一家四口人1个月吃菜没感到花销有多大,今年明显比往年花得多,照这样下去光菜钱就需要开销不少。” 菜价中包含了摊位费 9月27日,记者从呼市团结小区菜市场了解到,黄瓜每公斤1.6~2.0元,圆白菜每公斤0.8元。当记者在新城区艺术厅北街便民市场问同样蔬菜的售价时得知,这里的菜价比团结小区菜市场的菜价偏高0.1~0.5元。在新城区艺术厅北街便民市场里卖菜的萧女士说,她们的菜批发的时候和其他菜市场的价格差不多,之所以销售价菜价高,是因为地域不同摊位的租金也不同,艺术厅北街摊位比团结小区的摊位贵,她们把摊位租金加到菜价里,这样她们才能有利可图。 菜地越来越少了 随着城市的发展,道路、房屋以及各种公共设施建设成倍增加,城市周围大量的耕地被征用,种植蔬菜的土地自然就减少了。9月25日,记者从呼市新城区建设局了解到,新城区从2001年就开始城市规划改造,到现在为止,共改造小街巷84条,次干道1条,改造道路总长度33公里,总面积45万平方米。同时,区政府还筹资3亿多元建设了成吉思汗大街等路段,新建道路总长度10.3公里,车行道面积24.72万平方米;建设规模较大的住宅小区13个,建成并投入使用的便民市场18个,其建筑面积达155649平方米;大型专业市场有4个,总建筑面积81200平方米。再加上呼市其他3个区近几年也有不同程度的规划、改造,占用土地的面积数量也不小。李先生在中山西路开了一家电脑维修店,当记者问他呼市这几年有哪些变化时,他说:“我是地地道道的呼市人,呼市这几年的变化真是很大,不说别的,单如意、金川、金桥3个开发区就能够看到呼市的发展有多快了,这3个开发区的面积加起来都快比市区的面积大了。” 油价上涨也导致菜价上涨 近段时间以来柴油价格又上涨了不少,由于呼市周边的菜农种植蔬菜的数量少,好多蔬菜都是从外地批发回来的,油价上涨运输成本相应增加,菜价自然水涨船高。另外,据呼市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综合科的谢兰介绍,农药、农资价格的上涨也是导致菜价居高不下的一个原因。 呼市东瓦窑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经理吴有金分析说:“影响蔬菜价格的因素首先是气温和季节的差别,七八月份呼市的菜价能有所回落,是因为这两个月本地的蔬菜基本可以满足当地市民的消费。到了冬天,地处北方的呼市受气温影响,没法大批量的种植蔬菜,大部分蔬菜是从外地批发的,价格高是不容置疑的。还有就是雨水的原因,像结果类的蔬菜黄瓜、西红柿、茄子等,如果正在开花时雨水太大,就会影响到果实收获。本地虽然有少量的大棚菜,但是由于成本较高菜价也相应提高了。其次,由于近几年城市的快速发展,有不少外地人来呼市打工,带动了呼市的消费市场,增大了蔬菜的需求量,再次冲击了薄弱的本地蔬菜市场,增加了外地菜的引进,从而提高了蔬菜销售的市场价。不过,呼市正在附近的乡镇和远郊增加蔬菜种植基地,用不了多久就可投入使用,到时候菜价有望降下来。” 口文/实习记者 段晓燕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