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市公办幼儿园的保教费要上调 每人每月最高240元 |
2009-04-30 |
|
核心提示 多年来,呼市地区的幼儿教育主要依靠公办幼儿园,其办园所需经费主要靠政府或者企业、事业单位的全额拨款,但是随着企事业单位的转制以及政府投入体制的变化,公办幼儿园的办学经费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由全额拨款变为差额拨款。随着幼儿园支出的不断增加,因收支不平衡导致的乱收费或者隐性收费时有发生。为此,9月23日上午,呼市教育局、呼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幼儿家长及幼儿园代表共40多人参加了呼市公办幼儿园调整保教费听证会。记者从听证会上了解到,此次拟上调公办幼儿园保教费上限为每人每月240元。 幼儿园收费为什么要上调? 据了解,呼市地区现有公办幼儿园81所,承担着29136名孩子的早期教育任务。呼市地区公办幼儿园现行的保教费收费标准是1996年制定的。据呼市教育局纪检委书记钟乃林介绍,这个标准按照当时人们的收入水平衡量是可行的,但是随着近几年物价指数和商品价格的上涨,幼儿园原来确定的收费标准远远不能满足支出的需求。自1996年以来,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已经先后几次大幅度调整,平均工资由过去的400多元增加到目前的1600元左右,是原来工资的4倍。幼儿园由于物价指数的不断上涨,办园成本逐年增加,除了人员工资外,事业单位的各项社会保险、医疗费、差旅费、师资培训费等也都有大幅度提高,有的幼儿园还出现了入不敷出的情况。目前,财政只负担一些公办幼儿园60%的人员工资,其余40%的工资、办公费、经营成本费全靠幼儿园自行解决,这导致了一些幼儿园时常发生跨学期预收保教费、学生中途退园不给退费等不规范行为。 据呼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李苏军介绍,2004年,自治区有关部门下发了《关于内蒙古自治区幼儿园收费管理办法》,其中规定,幼儿园收费标准由各盟市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城乡类别、居民经济承受能力,并且结合不同管理体制、不同等级、成本费用和物价指数变化情况制定或者调整,对实行差额拨款或者全额拨款的幼儿园,按办园成本扣除财政拨付经费后核算收费标准,各类幼儿园实行以质分类、按类收费的方式。 保教费拟上调标准 记者了解到,1996年有关部门把呼市幼儿园分为一类、二类、三类和简易幼儿园,本次拟上调保教费对于幼儿园分类则进一步细化,增加了自治区级示范园、市级示范园,并且将三类幼儿园和简易幼儿园的收费标准统一归入其他幼儿园这一类收费标准当中。 多数代表赞成上调保教费 在听证会上,多数代表赞成上调幼儿园保教费。有家长代表说:“我赞成上调收费,因为我发现呼市许多公办幼儿园班容量都很大,尤其是一些办得不错的幼儿园。班容量增大客观上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所以我没有让我的孩子上公办幼儿园。我希望上调收费后能有更好的教学条件,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家长代表朝木日格乐说:“现在的幼儿园男教师太少,我希望上调保教费后,真正能够在工资等各方面吸引一些从事幼教工作的男教师转回到本行来,进一步改变目前幼儿园教师性别比例失调的现象。”在发言中,一些代表还希望教育部门把更多资金用于多开办面对中低层收入家庭的公办幼儿园,以利于更多孩子得到早期教育。 呼市教育局加强规范收费监管 据呼市统计局有关资料显示,与全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大幅度增加相比,调价相对于居民经济支付能力和水平是可以承受的。在听证会上,许多家长关心的另一个问题是上调保教费后,教育部门能否制止个别幼儿园乱收费的现象,以及上调保教费后,如何规范幼儿园收费?呼市教育局纪检委书记钟乃林承诺说:“我们上调公办幼儿园保教费后,一定加强资金的管理与监督,全力打击制止幼儿园乱收费现象。另外,我们希望公办幼儿园能通过上调保教费暂时摆脱目前的困境,让孩子们得到更好的教育。” 口文/实习记者 周 波 本报记者 田 琳
|
|
|
|
|
|